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新动向(6)

摘要: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我们对全球战略看法的一些变化,主要来自于美国的变化;美国对中国在战略上是防范型,并没有把中国军队当作现实作战对象,但在战术上是进攻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日本会对我国越来越有礼貌,但中日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根本解决。

处理好几对关键双边关系

为了维护我国周边的稳定,做到固北、稳西、安东、拓南,要处理好几个双边关系。

第一,处理好中美关系。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我们对全球战略看法的一些变化,主要来自于美国的变化。在小布什时期,经过一番斗争,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以及我国对战略大局的把握,中美关系从战略竞争对手发展到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奥巴马上台之后,2009年4月中美双方元首在伦敦会面时达成了建立全面的、建设性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共识。为什么从2009年9月底开始动荡起来了呢?特别是2010年初美国打出了一个接一个的组合拳,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看一下美国对华政策走向的变与不变。

现在连接中美两国最主要的纽带是中美经济关系,中美双方是你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你,可以相互依存,也可以相互摧毁。中美不论在达赖喇嘛、台湾军售、汇率等问题上怎么吵架,但买卖照做,贸易额与日俱增。

在政治领域中,中美之间在很多政策问题上存在分歧,但中美两国都是具有全球利益的大国,双方在重大问题上可以协调甚至合作,在维护全球的和平繁荣方面,中美的共同利益在不断增加,而且这是主要的方面。

但中美关系在传统的军事安全领域就跟其他领域不一样,是严重滞后于两国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双方无论是出于地缘战略、军事能力平衡变化、武器装备研发、军事力量部署调整还是军事战略和军事理论的调整,双方都相互关注对方的动向,相互猜疑依然很重,缺乏战略互信。这就是中美双方军事关系一个非常大的特征或者说矛盾,中美双方都在尽最大的可能避免跟对方发生冲突,但双方军事力量也在为不得不跟对方打仗而做准备,当然中国是属于防御状态了。

美国的对华政策在不同的领域内奉行的战略是有所侧重而不尽相同的。中国在美国全球地缘战略筹划中的关注程度上升,成为新的着眼点,美国担心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支撑军事力量的发展,最后将成为敲打美国的“锤子”。

在意识形态方面,美国对华政策在战略和战术上均为进攻型,企图通过各种渠道和各种方式来促使中国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朝着美国所希望的方向演变。

在经济贸易方面,美国的战略和战术呈攻防兼备型,一方面企图占领和扩大在中国经济和市场的份额,一方面又防范和限制高技术流向中国,压中国在知识产权和人民币汇率方面继续做出让步。

在军事安全方面,美国对中国在战略上是防范型,还不是进攻型的,美国并没有把中国军队当作现实作战对象,美国并没有把军事力量作为整垮中国或改变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手段。美国军事战略在针对中国方面主要是防止中国军事力量的壮大,挑战美国在地区和全球的优势地位。但美国对中国在战术上则是进攻型的也是咄咄逼人的,美国在调整军事力量部署和军事基地布局方面加强了针对中国的准备,美国对我国战略担忧在增加,军事防范的力度继续增强。

责任编辑:陈航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