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五个部门每两年编写一个《世界创意经济报告》,将创意产业拓展到创意经济。2008年《世界创意经济报告》特别指出,创意经济还是一个不断变动的概念,因为它不断在突破边界,与其他产业发生融合,衍生出一个个新的边缘性行业。比如“三网合一”的概念大大突破了文化界限,拓展到电信等其他方面。文化产业的概念和范畴处于不断变动之中,这是由文化产业特点所决定的。
文化产业形成背景和条件主要有三点:一是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无线电技术、复制技术、互连网技术的产生使文化艺术产品可批量生产。二是经济社会形态的变化使贵族文化、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变。三是收入水平提高和节假日、闲暇时间的大幅度增加为大众文化消费提供了条件。
文化产业有一些基本特点。
第一,文化产业是以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的“人本产业”,发展空间广阔,前景无限。
第二,文化产业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创造性产业”、头脑产业、智慧产业。只有文化可以无中生有,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概念的无形资产来运作有形资产。所以它是一种创造性产业,是真正的知识经济。
第三,文化产业是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作而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的“版权产业”。从前面概念可以看出来,人类智慧最终一定要凝结为知识产权,不然的话,人类的社会无法进步。文化产业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一种版权,其他产业体现为商标、专利、商誉。
2008年,世界知识产权局和我国新闻出版署进行一项在中国开展对文化相关知识产权的统计工作、评价工作。现在全球已经有30多个国家做这样的工作,它是一个国家社会进步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中国知识产权所创造的产值只占全部GDP的6%到7%左右。我国目前在版权保护上取得很大成绩,但还存在很多问题,盗版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另外,我国版权产业还没充分发展起来,在保护产权的基础上还要对版权进行运作。比如,一部小说可以进行无数次改编,改编成各种各样的作品,这样就有了衍生版权,然后可以再继续进行运作。版权可以作为生产要素,也可以作为资本来进行运作。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北京、上海、深圳开始成立文化产权交易所,其中一个交易品种就是版权。
第四,文化产业消耗低、污染少、收益高,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绿色产业”性质的新兴产业。任何一个产业都要消耗物质资源,现在我们之所以提出转变发展方式,就是因为物质储备、资源储备已经不足以支撑现在的消耗水平了。文化产业以人类精神文化资源、人类世代积累下的文化遗产作为加工对象,而每加工一次,就是一次积累,具有不断增厚,不断增加附加值的特点。自然资源越用越少,文化资源是越用越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使用自然资源也比较少。实际上,文化产业本质是轻型化资产结构,不需要大规模的厂房、机器设备,主要是运作无形资产,依靠人的创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