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让现代交通覆盖最后的“毛细血管”

贵州:让现代交通覆盖最后的“毛细血管”

  “隔山望得见、会面走一天”。在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贵州省,这是农村交通最真实的写照。山高谷深、沟壑纵横,交通建设投资巨大和长期欠账,曾让贵州山区百姓难以摆脱“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艰辛生活。

 

  贵州97%的国土面积为山地和丘陵,交通建设投资巨大。与此同时,贵州也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交通出行的不便长期严重制约着贵州农民脱贫步伐。“要想富,先修路”。对贵州贫困农民来说,再没有什么比修路、修水利等更为迫切的渴盼了。

 

  群众的渴盼就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心。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工程和“十一五”期间,贵州公路建设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曾留书感叹:“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游子怀乡兮,不知西东”的贵州,正一步步成为中国西南不可替代的交通枢纽,并在新的历史机遇下提速实施基础设施“向下延伸工程”,让现代交通网络覆盖最后的“毛细血管”。

 

  据了解,“十一五”贵州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48亿元,是“十五”投资480亿元的2.6倍。到2010年底,贵州公路总里程达到14.98万公里,比“十五”期末增加10.29万公里,其中通村公路已经超过10万公里。路网密度达到85.06公里/百平方公里,比“十五”增加58.44公里/百平方公里。

 

  “‘地无三里平’的贵州,如今省内干支结合、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基本形成,百姓出行条件已显著改善。”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程孟仁说,作为全国贫困程度较深的省份,贵州把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脱贫致富的“民生工程”重点之一,正在全力推进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工程。

 

  到2010年底,贵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507公里,比2005年新增930公里。全省88个县中,已建成和已开工建设高速公路的县达到77个。

本文关键词: 杨力 中医养生 抗衰老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国际视角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