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与当前经济环境(10)

摘要:金融危机前的国际金融体系,我们称其为春秋时代,有几个领头羊,特别是美国总想在国际金融体系中一面发挥主导作用,一面在形式上负一定责任;危机后进入战国时代,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变成了功利主义。我国内部经济环境也存在隐忧,现在有个概念叫做GDP锦标赛后半场,前半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已发展得差不多了,可能从比赛中退出,但中西部仍在强调增加投入。

“十二五”期间的收入分配改革不是规定具体收入标准,制定行政命令,规定如何增加补助,而是在全社会制定一些基本标准来引导收入分配向居民尤其是向中低收入者转移。现在看来实现共同富裕确实存在难度,因为它不符合市场经济的特点,但必须要避免差距过大,现在一切矛盾的根源就来自于差距过大。

二是加快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居民消费、社会稳定。

人们认为美国人富裕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们的社会保障比较好,衣食住行都有社会保障,可以大胆消费;二是与消费有关的金融工具丰富。当然美国的这种消费模式走到极端也有问题,但反过来说一旦有了金融和社会保障的支持,消费就成为了美国经济的主要拉动力。现在,我国基本保障的不足影响了整体消费的提高,有一些国外媒体说,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很强,特别是到国外消费奢侈品的能力。但这些并不能反映社会整体的消费状况,实际上反映的是收入分配存在问题的情况下,高收入人群的畸形消费对于整体居民消费总量贡献是有限的。

三是其他措施促进消费,比方金融领域增加促进居民消费的手段。

十二五”期间的体制改革重点

在“十二五”期间,体制改革也有一些比较突出的方向。

第一,能源和资源价格改革。

所谓能源和资源价格改革,就是进一步推动某些能源和资源定价的市场化,进而体现这些能源的稀缺性。换句话说,某些能源价格相对比较高,企业使用这些能源的成本也就比较高,这就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节省能源,少搞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多搞高技术产业,这是“十二五”期间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

责任编辑:陈航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