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的编制与解读(4)

核心提示:世界经济增长率排名前十位的国家中,有八个国家实行五年规划或四年规划。推动五年规划科学化,非常重要的进展是引入量化指标和改革进度时间表。不管是国家还是地区,增长型经济体具体有如下特征;生产率上升,人口素质提高,有足够的经济规模和深度,目前经济总量占全球1%或以上。按此,广东已经成为增长型经济体了,候补队员江苏是0.93%,山东是0.91%。

基于对以上公共政策的分析和评估,我们可以给“十一五”规划打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量化指标中,大体完成的比例或者提前完成的比例达到86.4分,这一点和温总理的工作报告是一致的。除了“十一五”的22个核心指标中有3个指标没有实现外,在“十一五”规划各篇章中还有22个次优先的量化指标,其中有3个也没有实现。一是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达到4千亿,估计实际达到3千亿(具体数据还没有公布),这说明从工业为主导转向服务业为主导这样一个“十一五”规划的产业调整核心目标没有实现。二是财政性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4%,很显然这个指标也没有实现,当然“十二五”规划已经公开承诺,到2015年这一指标要达到4%。三是灌溉用水总量零增长的指标也没有实现,我们核算下来是增长了2%。我们用同样的方法衡量“十五”计划,它的得分是64.3分,这一分数对国务院领导同志的刺激很大,引起了他们的高度重视。

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在推动五年规划的科学化,其中非常重要的进展是引入量化指标。为什么过去五年我国的改革是迟缓的(当然不同领域的情况并不完全一样),就是因为没有这些量化指标和改革时间表,比如我国加入WTO就是有改革时间表的,没有时间表,人们不能很清楚地知道一件工作是完成了还是没完成。

五年规划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小平同志在20多年前就提出,希望能够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现在我们发现大体就是五年上一个台阶,“十五”积累的GDP是71.06万亿,“十一五”积累的GDP是153.51万亿,后者大体是前者的两倍多,此外“十一五”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照名义的价格来计算是“十五”时期的三倍,出口额是两倍多,进口额也是两倍多。

2010年我国的进口额是1.4万亿美元,美国的进口额是1.9万亿美元,到2015年我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进口国。今后我国还会大幅度降低关税,进一步取消贸易壁垒,这样就有可能在下一个五年规划中累积10万亿美元的进口额,这意味着中国将给全世界创造1亿就业岗位。

中国的发展模式是典型的挑战应战机制。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讲到,我们遇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个表述就符合我们所说的挑战应战模式,因此党中央判断未来一段时期中国仍处在一个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党中央也提出,国际形势总体上看有利于我国的和平发展。最早提出和平发展论或者国际和平环境论的是邓小平同志,1974年他带团去美国参加联合国会议,回国后向毛泽东同志汇报说,我们可以争取五年的国际和平环境,争取用十年使我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一番。到1987年,小平同志又提出可以争取1980到2050这70年的国际和平环境,唯有如此中华民族的复兴才可能实现,这是我们所说的大战略。

现在有一个概念叫增长型经济体,不管是国家还是地区,增长型经济体具有如下一些特征:生产率上升;人口素质提高;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全球平均水平;有足够的经济规模和深度,目前生产总值占到全球的1%或以上。我们推算了一下,就我国大陆各省、自治区来说,广东已经成为增长型经济体了,2010年广东经济总量占全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已经超过1%了,下面的候补队员还有江苏、山东,它们分别是0.93%和0.91%。

中国和印度的对比分析。如果把规划的目标值作为主观指标,实际值为客观指标,实际值与目标值的比值大小就是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差距。从印度过去的几个五年规划来看,印度的目标值不断提高,但实际增长的情况并没有达到主观指标。而中国是倒过来的,我国的“九五”计划是8%、“十五”计划是7%、“十一五”规划是7.5%,但实际值都超过了目标值。

责任编辑:陈航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