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什么、补什么
为干部学习配好“自助餐”
“干部的培训学习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干部培训存在着针对性不强、培训方式单一等弊端,常常是‘一个方子抓药’,不同学习需求的干部放到‘一锅煮’,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差异化学习。” 山西省委组织部干训处副处长赵忠保说。
如何实现干部学习的“按需分配”?
首先,要弄清干部在学习上的需求。去年,山西借自主选学的“东风”,组织部门分别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不同级别干部的培训需求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范围涵盖各级各类干部,还扩展到农村“两委”班子成员、大学生“村官”和农民党员,总共发放干部培训需求调查问卷5万多份,问卷调查涉及的地域之广、范围之大,部门、层次和人数之多,前所未有。而这样大规模的学习需求调查,为干部学习配置营养丰富的“自助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这两次需求调研的结果,山西省委组织部联合参与干部自主选学工作的培训机构,打造和遴选了一批特色专题和精品课程,共101个专题、769门课程。山西省环境质量、资源现状分析与环境发展战略问题,能源、低碳经济与绿色化工,山西煤炭产业科学发展、资源整合与煤机装备业分析,山西煤炭安全发展战略解读等事关山西当前和未来发展的战略专题位列其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产业结构调整、领导素质与领导能力提升、心理健康与情绪管理等专题受到了干部们的“热捧”,报名人数都超过700人。
1200名各级干部参加了首批20个专题23个班次的培训学习,成员之一的太原市贸促会会长刘晋萍有颇多感慨:“以前,想学的没有,学过多遍的还要学;现在好了,想学什么就选什么,感兴趣的专题多、可选的专题多,希望能有时间把这些专题学个遍。”
自主选学把学什么、怎么学的自主权、优先权交给干部,但不能脱离形势和任务的需要、不能脱离履行岗位职责的需要而随意选择。“零散、过度自由的选课往往使学到的东西缺少系统或与工作关联不紧。”山西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陈学东说:“山西的自主选学采取打包式专题培训,干部能通过一个专题的学习,系统学到一门本领、增长一门知识,进一步提高干部的工作能力,避免学无所用。”这种新的学习模式让干部愿意学、学得进。
长治市委宣传部长王玉圣认为,以往干部学习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应景学”、“应急学”、“应付学”等不良倾向。如何有效避免“三应”现象,让这个“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山西省委下发文件规定:建立健全党组织集体学习制度,领导班子集体学习每个季度不少于1次;建立健全培训制度,科学安排岗前培训、业务培训、尽职培训、理论培训等,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参加脱产培训每年一般不少于110学时;建立健全调查研究制度,省部级领导干部到基层调研每年不少于30天,市、县级领导干部不少于60天,领导干部每年要撰写1至2篇调研报告……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