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从审视媒体的解读方式出发理解“两会”精神

(本稿为速记实录,未经报告人审核。作者观点不代表宣讲家网立场。未经宣讲家网站同意,请勿转载。)

 提要:媒体对现实问题的解读主要有四种方式,即过度解读,无力解读,没做解读,值得好好解读,这种畸形解读带来的现实危机和隐患值得我们审视。作者从审视媒体的解读方式出发,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的热点问题,以民生问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城市发展问题为着眼点,深刻反思了“两会”精神以及十二五规划相关热点问题的要义所在。

简单地讲,今年全国两会有三件事:一是温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二是审议并通过了“十二五规划纲要”;三是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我觉得当前除了“两会”上的三件事还有国际上的一些热点问题值得关注,一个是日本的地震和核危机,它不仅重创了日本而且也波及到了全球;再有一个就是利比亚战争,还有今年以来连续发生在中东北非包括埃及、突尼斯、约旦这些国家的乱局。这次中东北非的危机意味着全球又要迎来一次重大的调整。目睹现实世界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动荡,我们不禁会想到今后我们会不会也经历这样的动荡,怎么来避免这样的动荡。

今天,我想透过媒体对现实问题的四种畸形解读方式即:过度解读,无力解读,没做解读,值得好好解读,以一个媒体人的角度跟大家对“两会”精神以及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交流。

一、由媒体对民生问题的过度解读看“改善民生”问题

(一)媒体过度解读带来的现实危机

当今的一系列热点问题一般都是通过媒体方式展现给公众的。媒体在报道当中一定会做出自己的选择,媒体做怎样的选择,最终展现在公众面前的舆论场就会带有媒体选择的烙印。比如说日本3月11日发生了大地震,央视的新闻频道和其他几个频道马上就把更多的时段从“两会”报道转向地震报道。只一天的功夫,央视新闻频道的收视率骤增到了平时的3倍。直到现在虽然日本地震的热点逐渐淡去了,但是从3月11日到现在(20多天的时间),新闻频道的收视率一直保持在3倍于正常收视率的水平,这说明大家很关心这些问题。因此媒体人就进一步地集中报道这些内容。这样报着报着就报出了一个“抢盐风波”。这些天来我们一直在做自我批评。从日本地震开始之后,媒体对地震做了连续轰炸式的过度报道,这就在公众心里逐渐积累起了一种恐慌。做新闻的人都讲究要信息透明,公众也是这么希望的,但是通过这次的事情,我们在反思,那就是信息透明并不就等于信息轰炸。在日本地震报道期间,虽然我们也请了很多核专家在电视屏幕上不厌其烦地反复跟大家讲目前的核泄漏对中国不可能带来影响,但是由于媒体过度报道带来的公众长期恐慌心理的累积效应,进而使得公众陷入了一种无力听从解释的自我暗示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体怎么对待一个社会的新闻和热点问题,在很大范围内影响着公众怎么看待这个事情。

(二)由“改善民生”的过度解读带来的隐患

我认为媒体对十二五规划当中的“改善民生”问题做了过度解读。十二五规划对于城乡居民收入提出了两个同步,一是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二是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同步。其中居民收入增长跟经济发展同步意味着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工资收入、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要获得相应提高,但这并不就说明居民收入增长与GDP增长等同。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相关目标还有就是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说到,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现阶段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几句都是关于改善民生的重要表述。在去年10月我们党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中央提出了对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从那时起就明确提出了要注重改善民生。一年多以来,“改善民生”成了时下最热门的一个词汇。

新闻工作的一个基本规律是在第一时间找出受众最关心的那个点,然后把它放大。一段时间以来,无论是电台还是报社在同一个时间都去找最重要的东西,而找出来的同一个东西就是改善民生。所以大家就看到,改善民生在我们的报道里面备受关注。这样有助于大家了解改善民生的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值得我们关注的副作用:一是它会让公众忽视十二五规划对我国现实生产力新布局的构想;二是它使公众对改善民生问题形成过高的心理期待。就是当媒体按照自己的规律来做的时候,公众看哪一个报道都没有错,但是当所有这些报道摆在公众面前的时候就会一叶障目,受众会下意识地觉得十二五期间我们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或者说唯一的问题就是要怎么改善民生。

其实十二五规划里面谈到改善民生的只不过占10%的篇幅,有80%以上的篇幅是在讲未来五年我们国家怎么实现生产力的发展,怎么完成生产力的新布局。我们要发展什么产业,城市怎么发展、区域经济怎么发展、老产业怎么改造、新兴产业怎么发展,这些问题都不是直接跟民生相关的。但是当媒体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导到改善民生上的时候,这些问题就被忽略了。代表委员们讨论得不够,公众关注和公众形成的压力也不够,甚至我注意到很多地方的领导干部现在把改善民生的表达当作形成自己政绩的最好办法,就是把财政的钱尽最大努力拿出来直接发给老百姓,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这些都是好事情,也是大家盼望的事。但是如果地方官员们竭泽而渔式地改善民生,虽然短时期内会给老百姓会带来一些实惠,但其中却潜藏着危机。同时,媒体一段时间内集中轰炸式地讲改善民生,它会让公众形成一种过高的心理期待,会认为改善民生指日可待,我们收入分配关系的调控指日可待。心理期待提高之后,眼前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但是不出两三年,就会给大家形成心理落差。因为改善民生任重道远,远不是一两年、两三年能够短时期内迅速完成的事情。当大家心理期待过高出现心理落差的时候,反而会出现更大的社会动荡和不稳定。所以我觉得从媒体的角度讲,改善民生的过度解读是一个值得我们自我反思的问题。

(三)改善民生的三层含义

十二五规划提到十二五我国发展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其中的一个关键字就是仍然的“仍”字。十二五规划纲要里面加上“仍”字就是针对很多同志认为我们的发展已经基本够了,我们这个蛋糕已经做得差不多大了,国家已经很富强了,这个时候我们主要做的就是切好蛋糕这件事。所以十二五规划特地加上“仍”字,就是强调我们仍然要快速发展。同时改善民生也不能简单的等同于政府出钱给老百姓花,它包含着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大力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的增速。当前改善民生最重要的问题是让该有工作的人都有工作,并且是能够在岗位上获得稳定收入增长的工作。要想稳定就业就要发展经济,保持比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对于我们这样的一个国家来说,适度保持GDP的增长非常重要。“十一五”我们GDP增长得很快,“十二五”我们主动把发展目标调低了,希望GDP的增长慢一点,为的是给结构调整腾出一些空间,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忽视GDP的增长;二是政府增加和优化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支出。就是政府增加和优化在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支出,保障人们基本合理的生存发展需求;三是通过改革调节收入分配关系。就是让高收入者、中等收入者、低收入者三者之间的收入距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所接近。这三个层面共同构成了改善民生的含义。

责任编辑:采编二部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