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面临的问题

核心提示:现在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只是刚刚破题。按照现行规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3%以上才能算是高技术产业,而统计显示,目前我国高新区的企业中能够达到3%以上这个指标的只有18.5%。如今,我们的创新产业联盟已经有数百个了,应该说大多数做的都不怎么样,原因是这些联盟大都是由政府组建的,联盟内部没有真正建立利益共享机制。

不同于美国从军用转向民用的发展路线,我国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是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由外向内引进,进而推动产业发展。从发展现状来看,这一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起点高,我们不必从零开始慢慢研究;二是速度快,我们可以在短短的5到10年内把发达国家长达30、40年积累起来的东西全部建立起来,而且体系非常完整,并且凭借我国工业体系完整和劳动力价格的优势,确立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优势。

高技术产业中的重要概念

第一个是技术密集度。从高技术产业的定义来看,其核心是技术密集度,高技术主要体现在技术密集度上。技术密集度评判标准很多,比如研发人员的密集度,即研发人员占总员工的比重,再比如研发经费占比等。当然还有一些其他方法,但是主要是这两个指标,其中用经费的密集度来测算更为常见。理论上来说,经费密集度通常有三个指标:一是研发经费和销售收入比;二是研发经费和工业增加值比,它比研发经费和销售收入比标准合理的地方在于研发经费和增加值的关系更密切一点,因为研发经费投入了,但收入增加可能跟研发没有直接关系,而工业增加值则不同,它除了成本这一部分外,更多是同研发密切相关,所以我国也通常采用研发经费和工业增加值比来衡量;三是研发经费和利润比,利润比增加值更能体现研发的成果。

第二个是高技术产业的分类。主要包括两类:高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对于高技术产业分类的争议还是比较大的,但大概只是存在于国内,在国外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借鉴国外的概念,提出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为什么叫高新技术产业?虽然从高技术来说,我们全盘接受了西方的概念,但是按当时上世纪80年代国内高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真正能够落到产业上的非常少。欧盟经过多年的调整,高技术产业主要分为五类:一是医药制造业,二是航空航天制造业,三是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四是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五是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如果按照美国或者欧洲的概念,当时我国几乎就没有多少这样的产业,政策导向的作用就可能非常有限,而我们希望的是不仅要鼓励发展高技术,而且也能够鼓励发展新技术,所以就把新技术也放了进来。直到现在,在国家统计中才会严格按照欧盟的统计指标,而高新技术产业这个概念只用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统计。既有同欧美国家相似的一些统计口径,也有一些我们国家比较独特的技术,这些技术在正规分类中还算不上是高技术产业,但对我国来说还是值得鼓励发展的。

对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需要有一个认定,早期的企业认定主要有两个标准,一个是研发人员的比例,另一个是研发投入的比例,后来还把生产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包括研发服务型企业分开了,因为结构上还是有差别的。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责任编辑:陈航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