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超九成人期待行政问责全程公开

调查显示超九成人期待行政问责全程公开

  国土资源部和监察部7月7日召开会议,公布了对违反土地管理法规责任人员的问责结果,全国共有73名地方政府或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人受到纪律处分,其中1人降级,但无人受到撤职处理。

 

  根据国土资源部的调查, 一些被问责的地方不但占用耕地宗数多、面积大,土地管理秩序比较乱,有的地方问题还相当严重。相对于问题的严重性,这样的问责结果引发公众不少质疑,有网友甚至将其戏称为“拍苍蝇式”问责。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行政问责制度实施问题层出不穷,令问责效力难以发挥。问责到底应该怎么问?怎样才能真正落实?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网易新闻中心,对1930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93.2%的人认为当前行政问责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其中58.6%的人认为问题非常多。受访者中,21.1%的人为政府公务员。

 

  问责制实施中存在哪些具体问题

 

  河南郑州某企业员工小刘格外关注领导干部被问责的消息。他认为,问责制之所以重要,就在于能给领导干部一个约束,给老百姓一个说法。一旦问责制这种政府自我约束的工具出了问题,会严重影响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度。

 

  北京市某高校法学研究生陈丹(化名)很早就关注被问责干部复出的现象。她发现,许多干部被问责后,不久就会在异地或者其他部门悄无声息地上任,有的干部甚至还官升一级。

 

  “被问责的干部不是不能复出,但他们复出时起码不能藏着掖着,应该给一个让老百姓接受和信服的理由。”陈丹说。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国际视角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