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乳业标准是迁就落后

降低乳业标准是迁就落后

  让中国消费者不解的是,如果承认落后,为什么国产牛奶价格却在年年提升,绝不低于国际水平,相较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相对价格,更比发达国家高了一倍?中国奶制品的利润到底有多大?主要被哪个环节拿走了?为什么近年来奶牛养殖环节的投入越来越少,以致养殖水平不升反降?

 

  目前中国市场上的饮用奶分为两大类:常温奶和巴氏奶。前者以135℃-152℃高温对生牛奶瞬间消毒杀菌,产品可常温保存;后者在75℃-85℃下缓慢加热杀菌,产品需低温储藏。尽管诸多消费者搞不清两者的区别,也不知道最近生乳标准调低对国产常温奶和巴氏奶将分别有怎样的影响,但对新标准几乎一致地表示反感,因为中国乳业早已身陷信任危机。

 

  不降低标准就“难守法”?

 

  中国乳业标准的修订,据说缘起于几年前的三聚氰胺事件。这一丑闻使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心骤然降到了最低点。在这一事件中,一些业内人士提出了一种奇谈怪论,说因为生奶标准对蛋白质含量的要求定高了,所以部分奶农和制奶企业就添加三聚氰胺,以作假达标。这些人恐怕有意屏蔽了三聚氰胺事件的一个关键事实:那些罪犯是先给生奶掺水、人为降低了蛋白质含量,然后添加三聚氰胺再把含量指标“拉抬”起来的。

 

  但这种耸人听闻的说法似乎蛮有“说服力”。从1986年版的生乳国标颁布至今,中国的奶牛养殖始终在低水平徘徊,生牛奶质量未见改善。于是业界一直在争论,一种观点认为既然国内养殖业现状如此,就不要再对蛋白质含量高要求了,你看不是发生了“违法添加”吗?(据说在三聚氰胺被揭露之前,还发现过别的添加物,只是未广泛曝光);另一种观点认为,应当坚持乃至选择更高的生奶标准,促使养殖业提高水平。

 

  如今这个集11家部委、机构之力,耗时近2年才定出的乳业新国标,看来支持了前一种观点。与1986年版标准相比,新国标中每100克生乳的蛋白质含量下限从2.95克降到2.8克(新西兰为3.8克,欧美国家则多在3.2克以上);菌落总数上限统一规定为每毫升生乳200万个,而原标准分四级,最高不能超过50万个(美国、欧盟的上限是每毫升10万个,丹麦是3万个)。

 

  广州市奶业协会会长王丁棉和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相继站出来炮轰不进反退的新国标,称之为“全球最差的牛奶标准”。他们指出,除了“菌落总数”和“蛋白质含量”指标大大落后,国外标准还要求检测生奶中抗生素、亚硝酸盐含量等,但我们的新标准甚至没有提及。

 

  内蒙古奶业协会秘书长那达木德则针锋相对地说,乳业新国标“根据国情制定”,“如果执行更高标准,七成奶农将杀牛”。还有不少人说,中国生奶生产仍然落后,定标准要承认和体现差距,不要砸了奶农的饭碗。

 

  乳业新国标考虑了中国奶农的困境,其实还有国内乳制品企业的困境——标准低了,“合格奶源”就能充足;否则会不会出现“生奶荒”,也砸了企业的饭碗?至于消费者的利益和期待,没人关心。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