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组阁前后(3)
越日,袁世凯派赵秉钧、胡惟德、谭学衡来邸,告以总理大臣之苫心,民军之劲勇,我军摇动,种种危乱。余曰:“时事至此,余亦无法。但既忝列宗支,万无首创废君退政之理。虽无政权,此时实难缄口。公等身为大臣,劝皇上降敌国尚不可,今乃劝皇上降乱民乎?”赵箨愕然辞去。十二日午后,君主立宪会中有隆厚田者,惶遽来告曰:“顷得密信,赵秉钧等密请袁世凯将诸皇族尽驱入宫,以兵守禁城,俟共和告成再说。又有派遣军队,护卫各府,名曰保护,实监其出入之谋。袁不从。赵秉钧曰:‘醇王庸懦,固不足虑,恭王颇有才气,请先除之。’袁大笑曰:‘他不过读几本书,何况庆、醇、洵、涛诸人都不喜欢他,他未必肯与醇王出死力,且无兵权,何必忙作这无味事’等语。此吾军探得之确讯也。殿下宜速筹良策。”语毕匆匆去。伟即时禀明堂上,奉慈谕:“既是有这样话,不必管他真假,惟有避之为妙。汝先行,余亦二、三日内赴西山矣。”
以上为溥伟日记中所述。其后溥伟奉母由西山避居青岛,良弼亦被刺殒命,他人更没有敢说话的了。当时岑春煊、袁树勋、陆徵祥、段祺瑞等均请速定共和国体,以免生灵涂炭,皇太后就不再等召集国会,决定先自让政权。于是降旨。授袁世凯全权,与民军商酌条件奏闻。袁世凯乃与南方代表伍廷芳议和,赞成共和,并进皇室优待条件八条,皇族待遇条件四条,满、蒙、回、藏待遇条件七条,凡十九条。由醇亲王奉旨祭告太庙。诏书虽然拟就,因无人用玉玺,又迁延数日不下。袁世凯就派姜桂题往见醇亲王,催逊位诏,醇王转陈皇太后,始命桂祥用玺。翌日,袁世凯早朝,言民国对皂室优待费,每年四百万圆。并泣曰:“请皇太后好好教皇上念书,将来还有还政之一日。”出殿时,声犹哽咽。太后回宫,对近侍说:“袁世凯真是忠臣。你看他哭的那样,又给我们争优待费。”第二天早晨起来梳洗,冠服整肃,等待早朝,直等至10点钟,太后不能耐,命传奏事处上来回话。奏事处执事人进殿,太后说:“今日军机王大臣等什么时候,还不上来?”回答说:“袁世凯昨日临行时言语,从此不来矣。”太后闻言,目瞪口呆多时,急曰:“难道大清国我把它断送耶?”由此就饮食减少,疾病缠身了。
袁世凯既奉皇太后之命,以全权成立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商统一办法,遂于十二月二十五日(民国元年2月l2日)将皇太后懿旨、退位诏书宣示中外。今此原件经复制后.陈列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内,供众人观览。
1912年1月元旦(即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孙中山已就临时总统职于南京,并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当时清帝尚未退位。直至清隆裕太后率宣统帝退位,援袁世凯以特权,又组织了临时政府。清帝退位之第二天,即民国元年2月13日,孙中山即提出辞职书于参议院。随后又咨参议院曰:“前使伍代表(按即伍廷芳)电北京,约以清帝实行退位,袁世凯看宣布政见,即当提议推让。……此次清帝退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居多。其发表政见.更为绝对赞同。奉为总统,必能尽忠民国……”等语。2月15日开临时大总统选举会,会场共投十七票,致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于是袁世凯这样一个阴谋家,就轻易地篡夺丁辛亥革命的果实,夺取了政权。 (摘自《读点民国史》,马士良,清廷退位前后,红旗出版社)
责任编辑:采编二部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党员课堂】张小平:推进乡村治理,高质量党建引领是关键
- 胡锦光 | 道路决定命运: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 【党员课堂】曹永栋: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历程看新时代重拳反腐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
- 2994.8亿斤背后:中国粮仓的韧性与智慧
- 北京24项新举措提振消费成色足
- 高效办成一件事 丝发必兴利民情
- 铭记抗战历史,激发一往无前的奋进力量
- “扩绿、兴绿、护绿”并举,努力把北京建成美丽花园
- 铭记抗战历史 汲取奋进力量
精选视频
为什么要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意义和价值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成就和经验
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优化路径
【党员课堂】推进乡村治理,高质量党建引领是关键
理论看点 |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民营经济发展加油打气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