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铲代枪:14万华工奔赴一战(5)

以铲代枪:14万华工奔赴一战(5)

1907年,威海卫殖民政府又把这种劳务输出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海参崴、苏门答腊等地。之后,一直时断时续地延续到一战爆发之前。

“好!这次你终于讲到了点子。”朱尔典公使一边翻看着厚重的档案卷宗,一边听着罗伯逊的讲述。最终他听得入迷,竟然放下了手中的案卷,不礼貌地打断了罗伯逊的讲话。

“太好了!在此地建立华工招工基地,既能解决您担心的问题,又可避免伦敦方面顾虑,因为威海卫的骆克哈特和庄士敦是两位中国通,他们虽然同伦敦方面关系一般,却同山东的官员交往密切,在山东各地招募华工不会出现问题。最重要的是可以选到好的劳工。”朱尔典公使很兴奋。

然而,公使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滔滔不绝地对罗伯逊讲述。“罗伯逊中校,你发现没有,在威海卫设立华工招工局,可以为伦敦节省一大笔费用。您算一算,档案记载有近30栋营房,每栋按住30人计算,可容纳近千人,这笔钱不是小数!伦敦那些小气鬼,仅凭这一条,请求在威海卫设立招募基地肯定没有问题。”公使露出一副得意的嘴脸。

此时,罗伯逊中校发现公使挺可爱,便把压在肚子很久的话脱口而出:“公使先生,您说得很准,但还有一条好处请您注意。”

“什么好处?”公使瞪大眼睛。

“威海卫经济比香港落后,劳动力价格自然比香港便宜,又可以为伦敦省一大笔钱。当年英国在威海卫招募中国军团,是伦敦直接招收,如果像法国那样通过中介公司,需要一大笔中介费。”

“罗伯逊中校,今天我请您喝茅台。明天向伦敦打报告。”当天晚上,朱尔典与鲁伯逊大醉。

次日,驻华公使签署的电报发往伦敦。再次日,驻华公使馆接到伦敦的批复:同意朱尔典公使在中国招募劳工的方案。

督办招工正是这种严格的机制和认真的工作态度,保证华工招募的正常进行……

1916年9月。

欧战西线战场英法联军对德发起的“索姆河战役”整整打了三个月。这是一战时期改变战争走向的关键一仗,在世界战史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战争由势均力敌转向德军丧失主动权。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双方都在拼老底。仗打到如此程度,关键在于后续部队能不能跟上。法国部队有首批中国华北劳工的输入,战场形势明显好于英国军队。此时,一向对中国劳工参与欧战存有戒心的英国政界和军界不得不迅速调转方向,仿效法军的做法,加紧到中国招募劳工,以解燃眉之急。

责任编辑:采编二部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