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铲代枪:14万华工奔赴一战(4)

以铲代枪:14万华工奔赴一战(4)

然而,梁士诒为复辟帝制效犬马之劳理应受到惩罚。袁世凯死后,副总统黎元洪继位大总统,即对梁士诒进行通缉。梁士诒闻讯潜逃香港躲避一时。

此时,中国依然处在一片混乱之中。

在北方招募欧战告急。连日来,英国驻华公使馆里电话、电报不断,天天来催招募华工的事……

北京。

肃穆的英国驻华公使馆里改变了以往那平静的氛围。为战争招募华工的事,几天来搞得大家不得安宁。公使朱尔典拖着肥胖的身躯,依偎在古香古色的欧式大沙发中,半闭着眼睛,手不停地敲打着意大利大花白的茶几,耐心听着罗伯逊中校的陈述。

“公使先生,那份来自伦敦招募华工的计划太荒唐。”这位年轻的军官首先把陈述问题的定语抛出。这或许是欧洲人的风格,看准的事情那么不给别人情面,包括自己的上司。

“那你说说看。就那么自信?”公使不表明自己对问题的态度。

“出这主意的人首先他不熟悉中国的地理环境。”罗伯逊又下了一个定语。

“怎么说?”公使停住了敲打,向鲁伯逊翻了一个白眼。

此时,中校迅速起身,来到墙壁上巨大军事地图前,摆开军人的姿态,拿起金属军用教鞭,指向地图最下方,目视公使先生:“先生,你看,香港在什么位置,完全处于热带空间,这里的人只适应高温地带生存,而法国完全处在高地地区,气候寒冷,招这里的人去作战,我认为是一个严重错误!”

“他们主要是考虑中国是中立国,怕地方政府干涉我们的行动。所以才选定香港。在那里,谁都方便,可以省去诸多麻烦。”表面看在公使心目中,伦敦方面的计划是可行的,作为执行机构不必去自找麻烦。

“不可以!撇开地方政府干涉不干涉的问题,同是租借地,关键是威海卫及周边地区的人比南方人强壮,选这里的人赴欧洲作战最合理。”

“威海卫是个好地方,只是腹地太小。”

“反正,我认为伦敦的计划是一个官僚主义的计划。”罗伯逊不服气地说。

此时,公使的电话响了。来自伦敦的电话,又是十万火急地催促这件事。近几天为招募华工的事搞得公使狼狈不堪,连续几天睡不好觉,心里很烦。他一边接听电话,一边挥挥手,示意今天就谈到这儿。

伦敦方面命令如此紧急,是被法国的快速行动所逼的。早在1915年3月,鉴于战争进展不利,法国国内人工资源严重匮乏,军方开始考虑寻求外援,使用华工便是方案之一。后因内部分歧,使用华工的动议被搁置。然而,几个月过去之后,严峻的现实逼迫法国军方再次想到求援中国。此时,梁士诒的华工提案可谓雪中送炭。法国驻华公使康悌同梁士诒几经磋商之后,于1915年6月9日向法国政府报告中法可以就使用华工问题达成协议。中方前提是华工在理论上应受雇法国私营公司,以免德国指责中国违背中立条规。同年11月11日,法国国防部正式决定立即将招募华工计划付诸实施。1915年12月1日,法国军方任命退役少校陶履德为法国国防部代表,组织陶履德招工团立即赴中国招募工人。团员纯是法国军官及政府雇员,无一来自民间机构。

为了配合法国在华招工的需求及避免德国任何口实,梁士诒与中国实业银行行长王克敏设立惠民公司承揽招工具体事宜。惠民天津公司于陶履德招工团几经谈判后于1916年5月14日双方签订合同。接下来,中法双方努力克服招募初期的重重困难,经过两个月的紧张工作,第一批华工由天津出发,同年8月24日抵达法国。法方开始对招募华工充满信心,设想到1917年底招募10万人。法国国家档案馆一份文件显示这10万华工分配方案:军械部2万人,陆军部5万人,交通部3万人。实际法国没有达到招收计划,主要原因是外交部与国防部相互扯皮,互不配合,特别是后来的法华教育会和格利叶招工团等多家机构插手,加之陶履德招工团与驻华公使康悌之间的严重摩擦,导致工作上的错误百出。

与此相反,英国在一开始对寻求华工援助深具戒心。英国的心态在朱尔典发回英国外交部的报告中评价梁士诒的华工计划是这样写道:

在我看来,中国新一代政治家致力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平等地位及在战后拥有发言权。如果这一目标不能保证,他们是不会同意其同胞驰援欧洲战场的。

英国作为在中国拥有巨大不平等权利的国家,是不愿看到因中国国际地位上升而丧失这些特权的。由此可窥英国为什么起初对梁氏的“以工代兵”计划进行排斥。然而,当战争打到1916年夏季时,英国处境相当危险,尤其索姆河一战使英国元气大伤。利用一切可资利用的力量保证生存、缓解人力资源的匮乏,成为英国的当务之急。至于如何处理中国的国际地位,大英帝国求助中国人的尊严受损等考虑,全然不顾,一改初衷。国防大臣劳合•乔治因此原则上同意“在法国及其他战区”使用华工,并决定如果华工计划顺利进行,英国可考虑招募“4万至5万”华工。 1916年8月14日,英国正式通知法国关于英国远征军在法国使用华工的法案。

民族危机压倒一切。同法国相比,英国招募华工显得比较成功。主要原因在于英国外交部与国防部相互配合很好,不像法国互扯后腿。

作为盟国,英国除调遣军队赴法国战场参战外,还要抽调人员到法国从事战勤事务,给英国带来巨大伤亡。面对国内日趋高涨的反战情绪,英国政府最大苦恼是拿不出人来打仗。因而到中国招募劳工,是摆在英国政府面前的一件大事,尤其是在中国工作的各驻华机构。此时,中国依然是中立国。英陆军部从稳妥的角色出发,提议以香港为招募基地,并主动与港府联络,撇开地方政府暗自行动。当外交部将这一指令正式传到英国驻华公使馆之后,公使朱尔典在布署这项行动命令时,此方案竟遭到军事参赞罗伯逊中校的坚决反对。然而,这种不同意见同法国外交部和国防部之间的掣肘有本质区别。驻华公使馆是完全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来对等华工招募问题。朱尔典公使担心如此重大任务在公使馆搁浅,便主动同罗伯逊多次讨论这一事关民族命运的大事。

时间紧迫,欧战告急。连日来,英国驻华公使馆里电话、电报不断。英殖民部、外交部、陆军部,等等,天天来催招募华工的事。公使急得团团转,罗伯逊却在翻箱倒柜查找文档。

“查到了!查到了!”罗伯逊急急忙忙闯进公使宽大的办公室。

“查到什么了?”公使脸上露出愠色,“什么时候了,还有那些穷心思!”

“公使先生,您看,这里有当年威海卫招募华工的档案!”罗伯逊有些得意的样子。

“什么档案,快拿过来!”公使脸上露出喜悦。

罗伯逊是位干练的年轻指挥官,处事严格,一丝不苟。这是他多年形成的风格。上次谈话之后,他转换了思维方式,便在香港和威海卫的档案上下功夫,找出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反复比较,从中找出最具说服力的证据,以再次证明自己的正确。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查对大量案卷之后,终于找出了说服公使的第一手材料。20世纪20年代初,英殖民地南非矿业开发面临大发展的机遇,英国商人纷至沓来,一时间南非开发热越烧越旺。随之,劳动力资源不足而制约着矿业的开发。于是,精明的企业家便把劳动力市场转向远东中国市场。相比较之后,最有利可图的是威海卫市场,比当时的香港更具有开发价值。利润一旦达到一定比例之时,它可以驱使许多人去冒险。何况威海卫是一个没有风险的地方。1904年,南非约翰内斯堡的维瓦特斯兰矿业协会组织精干队伍,来威海卫进行为期十几天的考察之后,与威海卫英国洋行签署联合招募华工和在威修建苦力营的合同,并迅速付诸行动。半年之后,在威海湾北岸建成可容纳数百人的苦力营。此事获得英驻威海卫行政长官骆克哈特的大力支持,他亲自到济南去拜会山东巡抚杨士骧,以求得在山东境内招工得到官方支持,很快打开了通过威海卫招收华工的局面,当年就有2000多人被运到南非德兰士瓦金矿做工,并有几百名华工被运往日本统治下的韩国去打工。

责任编辑:采编二部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