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鲁迅《狂人日记》的精神原型(3)
这个生态环境,能令世界整体颠倒过来。胡适有云:
人生的大病根在于不肯睁开眼睛看世间的真实现状。明明是男盗女娼的社会,我们偏说是圣贤礼义之邦;明明是赃官污吏的政治,我们偏要歌功颂德;明明是不可救药的大病,我们偏说一点病都没有!却不知道:若要病好,须先认有病;若要政治好,须先知道现今的政治实在不好;若要改良社会,须先知道现今的社会实在是男盗女娼的社会!
“胡说”中的“我们”应改为“他们”,即“这个”活生生的“生态环境”。生活其中的人们不是不肯睁开眼睛,而是被熏得睁不开眼睛;即使艰难地睁开眼睛,也难看清“世间的真实现状”。
试想身居此境不断“空中挥拳”的猛士或前驱们,该何等“寂寞”。终于逮着一个有形的对手如林纾,他们该何等兴奋,尽管他不堪一击;找不着有形的对手,不妨将种种无形的对手的特征搜集起来,扫描出来,做成耙子来打,一则练兵,一则诱敌深入,这就是钱玄同与刘半农合演的“双簧”。说是在射击虚拟的“王敬轩”,却箭箭射在林纾等反对派的心上。即使如此,讲究作战风度的胡适有似当年的子路,很不满意如此战法,他要找一个真实的对手,如林纾弟子张厚载,坐而论剑。钱玄同不满意他“对于千年积腐的旧社会,未免太同他周旋了”,胡适则认为与一个真实的对手论辩,“总比凭空闭户造出一个王敬轩”要有价值。
其实,陈独秀他们的处境真的比鲁迅笔下的“狂人”所处更险恶;而狂人的思想、言行较之现实中的狂人陈独秀逊色得多。诚如摩罗所云:《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他内心充盈劝转吃人者的责任,和希望未来者不要继续吃人的善心”,“狂人的反叛就不带有一丝恶魔的气质和狰狞的面目,他只是一个彬彬有礼的反叛者。”鲁迅自己后来也说:“现在倘再发那四平八稳的‘救救孩子’似的议论连我自己听去,也觉得空空洞洞了。”陈独秀们在现实中的斗争比“狂人”所面临的更严峻更残酷。为拥护德赛两先生,“断头流血,却不推辞”,决非在表演烈士情结!(摘自《五四三人行:一个时代的路标》)
本文关键词:
组图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采编二部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党员课堂】张小平:推进乡村治理,高质量党建引领是关键
- 胡锦光 | 道路决定命运: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 【党员课堂】曹永栋: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历程看新时代重拳反腐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
- 2994.8亿斤背后:中国粮仓的韧性与智慧
- 北京24项新举措提振消费成色足
- 高效办成一件事 丝发必兴利民情
- 铭记抗战历史,激发一往无前的奋进力量
- “扩绿、兴绿、护绿”并举,努力把北京建成美丽花园
- 铭记抗战历史 汲取奋进力量
精选视频
为什么要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意义和价值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成就和经验
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优化路径
【党员课堂】推进乡村治理,高质量党建引领是关键
理论看点 |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民营经济发展加油打气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