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广大理论工作者来说,则要从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中解放出来。现在,一部分理论工作者中还存在着轻视实际的倾向。有些同志认为,理论研究如果联系实际很紧密,就没有学术性,缺乏学术价值。这种情况值得研究。纯学术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对我们理论事业的建设和发展都是需要的,排斥或压抑任何一方的观点都是不可取的。同时,也必须指出,现在也确有一部分同志对理论联系实际存在一定的顾虑,认为理论研究结合实际容易犯错误,因此一提研究现实问题,往往“心有余悸”,或者“心有预悸”。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但又是大可不必的。在理论研究中,应该抛开种种顾虑,鼓足探索的勇气,让理论放出耀眼的光芒来。
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离开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解放思想便无从谈起。在理论工作中发扬民主,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理论的繁荣创造良好的环境。理论只有在争鸣中才能获得生机和活力。历史已经证明,在理论研究中,搞所谓罢黜百家、定于一尊,必然是钳制人口,万马齐喑,窒息思想,其结果只能导致理论的枯萎。因此,要贯彻“双百”方针,必须结束过去那种在理论研究中“定于一尊”的局面,破除封建意识,倡导学术民主和理论民主。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学术和理论面前同样人人平等。实践是判别理论是非的唯一标准。
对一些重大的敏感的理论问题可不可以研究呢?我认为,理论研究不应该有禁区,应该让理论工作者畅所欲言、言无不尽。当然,理论研究与理论教育和宣传是有区别的。在宣传上,我们要慎重,要注意一定的范围,特别要注意社会效果。有些不宜公开的理论研究,可先在内部刊物上进行讨论。正如允许改革实践有失误一样,我们同样也应该允许理论探索有失误。对理论探索中的失误,坚持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装袋子,不把理论是非与政治立场相混淆。但是,我们对那些确实偏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同志,该提醒的要提醒,该打招呼的要打招呼,使他们更好地掌握住“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克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
解放思想,繁荣理论,还必须尽可能为理论工作者创造有利的工作生活条件,必须通过改革解决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必须认真搞好理论队伍建设,必须大力加强全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部门的组织协调工作。我希望,广大理论工作者与我们共同努力,使上海的理论队伍真正成为一支团结的、有战斗力的、能够自觉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始终走在改革开放前列的队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