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王列生:关于文化产业政策体系(5)

 

(三)一整套社会成本政策

做任何产业都既有它自己的产业成本,也有一系列的社会成本。社会成本结构是非常复杂的。比如说在朝阳区,你就发现,治安保护费你得交,清洁卫生费也要交。这是什么呢?这就是社会成本。任何一个企业从它登记、注册成为企业之后,它一定有比较繁重的社会成本。不过要有一套通过国家法律法规来确定的有序的文化产业社会成本均摊规定,如果没有,你千万不能做文化产业,为什么?因为将来不知道哪一个环节就能把你搞死。为什么现在一些企业经常请行政部门的人吃饭,喝酒?就是因为缺乏社会成本政策。

为什么我们国家现在有这么多潜规则?我们这个社会还处在人事积累阶段,很多政策普及没有完成的情况下,便产生了很多不公平。比较有规范的比如说电子产业,还有哪个政府部门去为难那些中关村搞电子、搞IT的企业?没有,这个产业已经完全转变为市场主体了,政府没法插手了。所以,只有把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成本降低,其中的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承担社会责任,要让企业有一个有法可依的、秩序化的、剂量化的、社会化的一整套成本核算体系,要有公平均摊的一整套政策,企业才可能有独立性、主体性,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人。否则,这个法人就是一个符号。

在文化产业的早期阶段,必须要有公共资源来支撑。文化产业的公共资源应该是给整个产业领域以公平的支撑方式,但我们现在不是。我们现在的公共资源是支撑一部分人,是双轨制。比方说电视台,那是在用国家的公共资源搞创收;一些画家拿着国家的工资在工作时间画画去卖。这就造成一部分人使用国家公共资源跟那些完全市场化的人竞争,这能公平吗?如果我们市场竞争都不公平,那还有市场经济吗?这个产业还能发展起来吗?比如书号管理,要知道书号本来是不要钱的,全世界的书号都不要钱,我们书号之所以能卖钱,是政府权力的作用。所以,民营资本要和新华书店同时投入市场的话,就要有一个关于他们之间配置的政策,否则是不公平的。也就是说,我们在搞文化产业的时候,会有一系列的社会成本,我们必须找到。我们国家的文化产业要真正发展起来的话,就必须给这个产业发展一个非常完善的社会成本政策。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