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加"山寨"
然而,对于流行于网络的由网民自发的山寨现象,文化界却给予十分宽容的心态。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山寨文化作为一种草根文化,它的出现是对某种主流文化的挑战。
他认为,"山寨文化"现象是民间诉求的一种表达,"它的出现是必然的。当民间的需求表达渠道不够通畅,没有出口,或者出口太小时;当少数人垄断民意出口时;当他们的思想、意见不能得到主流认可,自己就必然要选一些渠道"。
和著名社会学家、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一样,夏学銮也认为,IT技术、互联网技术,为平民提供了技术支撑,以后这种文化、现象肯定越来越多。"我是肯定其发展的,但是要有一个原则,要有一个界限,不要把这种副文化形态当主流文化形态。"
正因为如此,"山寨春晚"其实是所有网民的春晚,他们通过网络、电话,参与到山寨春晚的制作中。
河北保定的一名网友在网上,给老孟留下手机说,他愿意报名志愿者。他在一个小区负责消防安全工作,工作清闲,随时都可以到北京来。他认为,这种民间的尝试,意义非凡,他也想借此机会感受一下志愿者的经历。
老张也是四川人,在北京朝阳区看守工地,距离山寨春晚筹备组很近。因为今年商品房市场不景气,他所在的楼盘停建了。当他看到报纸上关于山寨春晚的报道后,就主动来当志愿者,帮忙接待、订饭等等,"在工地也是没事做,到这里帮忙订饭,做做简单的工作,还能吃一份快餐"。
12月2日,一名网友网上留言建议老孟聘请一个律师,为各项活动把关。老孟采纳这个建议,从2008年12月11日起,正式委托北京市铭德律师事务所马建平律师为山寨春晚法律顾问。
手机尾号1619的网友给老孟发来短信,提了"一点小建议",能否跟一家卫视联办,因为绝大多数农民和普通工薪阶层没有电脑或不会上网。
老孟也采纳这个建议,通过朋友联系贵州卫视。而此时,贵州卫视的特别节目制片人胡庶也正在找他,意欲转播山寨春晚。
12月12日,胡庶得知他的好友四川笑星廖健,计划参加山寨春晚,于是,上网搜索相关资料。他也认为"山寨春晚"的形式很好,但担心只是一种炒作,所以当天,他在电话里与老孟进行简单沟通,发现两人的想法一致:不搞低俗的东西,针对农民工,招集民间艺人,表演民间绝活。
5月13日,胡庶立即飞赴北京。在了解实际情况后,认为双方可以合作,于是向贵州卫视高层汇报,并得到批准。
12月21日,胡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贵州到处都是山寨,打工人员非常多,贵州卫视有一个《中国农民工》的栏目,受众都是农民、农民工,而且,贵州卫视今年春节晚会的主题就是"三农春节晚会"。所以,"山寨春晚的定位和我们很契合"。
"我通过搜索发现,山寨春晚的搜索量非常大,超过央视,关注度这么高,所以传统媒体应该关注。"胡庶说。
双方合作方式是,贵州卫视将提供贵州电视台北京影视基地,作为山寨春晚的演播厅,还提供拍摄设备、技术人员、播出平台等。双方合作不涉及任何经费。
老孟透露说,在胡庶之前,还有两家电视台找过他,但表达了意向之后就没有再联系了。腾讯网、悠视网等两家网站很早也找到了他,签订了视频直播、网络互动等协议。
腾讯新闻频道主编赵国臣称,腾讯也是因为采纳网友的意见,才考虑直播山寨春晚的。"因为这是热点,网友们都关注,而且具有草根意识、山寨精神,值得鼓励。当然,山寨有盗版的意思,所以我们建议在直播时,采用'网民的'或者'平民的'春晚等概念,老孟也同意,但还没有最后确定"。
而胡庶认为,可以通过健康、向上的节目,将文化领域里的"山寨"概念往正面、阳光的一面引导,使之成为正面符号。
就在万事俱备之时,12月27日,胡庶突然接到老孟的电话称,解除和贵州卫视的转播合约,原因是此举被网友质疑为"被贵州卫视招安"了。老孟则向南都记者证实说,解除合约,就是为了保证"山寨春晚更加山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