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之困:无处落地遭遇“软着陆”
找交通厅,交通厅说已经交给普兰店市政府;而普兰店市政府与种猪场的谈判经过三轮,基本是谈不拢的状态。
“修建高速公路是大民生,但不能因为大民生就不顾小民生。”辽宁省人大代表王吉志表示,“毕竟这个种猪场还涉及上千的农村人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连乃至沈阳地区的生猪和猪肉市场。”
据了解,辽宁省人大代表于2011年3月开始介入对此事的调研。随着25名代表调研的深入,此案引起了辽宁省人大的高度重视,将其定为“2011监督第一案”。
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开协调会、听证会以及实地考察,代表们呈报给辽宁省委书记王珉的材料也得到批复。
“整个过程大概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与交通厅沟通,但效果不理想,交通厅认为先有路后有种猪场;第二阶段,上报省委,省委组织调研,交通厅承认对种猪场造成一定影响并竖起了隔音屏,但也没有突破性进展;第三阶段,普兰店市政府突然站出来承诺,愿意由地方政府对种猪场做出赔偿。”王吉志对记者形容监督过程是“一波三折”。
有了普兰店市政府的承诺,应该已经看到事情得到解决的曙光。
“实际上并非想象的那样。谈判对象的转移,我们的监督便无处落地了。找交通厅,交通厅说已经交给普兰店市政府;而普兰店市政府与种猪场的谈判经过三轮,基本是谈不拢的状态。”王吉志表示,如此一来,前几个阶段的成果几乎被销蚀掉了,人大代表在双方的拉锯战中成了传声筒,监督陷入僵局。
“我们遭遇了‘软着陆’。”王吉志说,“再往下走很艰难。”
“据我们了解,种猪场考虑到国家的困难,主动提出不要一分钱赔偿,只希望政府能够从农发行等金融单位协调一些支持农业的贷款,以帮助种猪场继续经营发展下去而不至于就此夭折。”王吉志补充道。
高英巍表示,仅仅是这个协调贷款的要求,普兰店市政府仍然迟迟不予以答复。
记者与普兰店市谈判负责人、常务副市长宋振民电话联络多次均无人接听,发短信说明采访请求亦无回音。截至发稿前本报仍无法了解到普兰店市政府的态度。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