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养院是否应该一关了之?(2)

疗养院是否应该一关了之?(2)

专业人才严重缺失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疗养院设施简陋,但都是有专业疗养人员为国家干部、伤病军人、劳模提供休疗养的医疗服务。不可否认,当时疗养院对国家干部和公务人员的保健预防、慢性病治疗、身体康复等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文革”时期,疗养院被认为是为“城市老爷”服务的,中国的疗养事业受到严重冲击,几近解体。“文革”后,党和政府纠正了疗养事业所受到的错误批判。直到今天,国家各级领导和干部队伍的健康依然是百姓所关切的,而疗养院为他们提供的服务也是老百姓所理解和接受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再次肯定了疗养事业,疗养院大量复苏,兴建了很多疗养院,但疗养院的人员却发生了变化。在“文革”中,疗养院的专业人员损失了大部分,而新建疗养院的工作人员都是从各大机关、事业单位抽调出的,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没学过疗养。上个世纪80年代,全国疗养院虽说不少,但有关疗养专业的培养制度一直没有建立起来。2000年前后,在一些疗养专家的推荐下,在医疗院校增设交叉和应用性学科时,少数医疗院校设立了疗养康复专业,但由于人事分配等各种原因,最后这些毕业生也很少进入疗养院工作。至今,各地方医科院校还没有开设疗养学的基础课程,更没有疗养医学的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培养学科。虽说现在国内还有其他研究疗养的人,但已经很少了。

疗养不是特权

疗养院的性质是医疗机构,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提供福利,但是,如果疗养院业务管理不善、制度管理陈旧、功能运行不良,从而年年亏损,以至于靠补贴度日,这不仅不能被广大民众接受,自身的存在也失去了价值。

在现实中,疗养院为了自身生存,他们中的一部分已经开始将房屋转租或出售给了私人,但这并非良策。

其实,国民身心健康的维护、疾病预防、慢性病治疗与医院对于伤病治疗同等重要,同样也是卫生保健系统不可缺少的一环。作为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疗养系统应该重新被纳入国民卫生体系,与医院系统、基层卫生网共同构成国家卫生保健系统。

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健康管理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良好的健康管理可以降低50%的死亡率,1/3的疾病可以通过预防保健避免,而1/3的疾病通过早期发现可以得到有效控制,1/3的疾病可以通过信息的有效沟通提高治疗效果。对此,疗养院和医院均可发挥作用。

同时,当前我国广大干部群众的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我国75%的国民处于亚健康状态;在管理干部体检中,发现健康问题的占98.5%;同时,慢性病是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杀手,我国居民死亡83%与慢性病有关。以上情况不难看出,我国各级领导、管理干部乃至普通民众的疗养依然是现代社会迫切需要的。

无论是中央首长、国家干部还是普通百姓的疗养,都不是一个特权的问题。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无论是国家干部还是普通民众,他们的健康都关系到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利益,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在我国疗养事业中,既要有政府公务人员的疗养,也要关注大众的疗养。实践证明,那些真正追求专业化的疗养院是能够在市场上找到生存空间的。那么,在疗养院市场化转型的今天,国家对疗养院的定位、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政策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国外的疗养院

美国:大约有1.7万家疗养院,160多万入住者。少数是非营利机构,大多是私人经营的营利企业,所有的疗养院都必须经政府核准。符合住院手续的老人,费用全部由政府的“医疗照顾”和“医疗补助”计划负担。唯一要个人掏腰包的是理发。

日本:疗养院是为老年人提供康复、护理等卫生服务的机构,国家和地方分别负担80%和20%的经费,根据患者的经济情况,亦可收取一定的费用。病人的安置必须通过地方福利办公室。现有1500多所疗养院机构,每年近1亿人进行疗养。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