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多厚厂家说了算
安信官网16日发布声明称,公司通过一系列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销售的产品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耐人寻味的是,“国家相关标准”并非都能精确打击质量问题。
例如,《实木复合地板》的一项标准代码为GB/T 18103-2000,GB/T 18102-2007则是《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
GB代表国标,T代表推荐。
然而,对于以逐利为目标、挖空心思压缩成本的一些企业而言,这样的非强制标准效力大小不言自明。
上述爆料人表示,安信提供给万科的复合地板,面层厚度标识为0.6mm,实际厚度不到0.3mm。
一些行业协会人士表示,国家并没有相关标准说地板面皮厚度一定要到多少,但一些企业采购回来后会根据需求对其进行打磨,会导致其厚度低于0.6mm,所以一般地板企业标称0.6mm,实际可能会达不到。
尽管标准不明,但越薄越便宜却是明了的。
一名业内人士表示,以进口的18毫米厚度栎木来看,每平方米大约在350元,如果切割成1毫米,每块成本只有30元左右,进一步切割成本又进一步缩减。
据上述专家透露,劣质的地板主要流向工装和农村。
工装是地板的高危区。
这名专家表示,目前国内地板行业的环保标准主要有三个,即F4星、E0和E1,F4星是日本的标准,也是国际上最高标准,E0是欧洲标准,E1是中国标准,中国标准基本上照抄欧洲标准,只是在环保等级上降了一个标准。E1是国家强制性的健康标准,它是强制实行的“安全标准线”。
E0标准要求室内每升空气内含有的甲醛量不超过0.5毫克,E1则为超过1.5毫克。
虽然只差一档,但含量要求相差两倍。
2008年5月1日起,新的强化地板国家标准《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即GB/T 18102-2007开始实施,首次明确了强化木地板的E0标准。
而在此前实施8年的原标准由于标准缺失,厂家自说自话。
一名行业人士称,一块普通1.2毫米强化地板将E1的标准升级到E0,成本要提高10%左右,每平方米在30元~40元。
大亚科技一位高层告诉本报,行业内的确有大量的劣质产品鱼目混珠。
熟悉地板行业规则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即便开发商本意是希望厂商在价格低廉的同时保证产品质量,但一些厂商接到订单之后并没有按照合同来办;还有一些厂商在接到订单之后,将部分订单交由其他工厂生产,即通过OEM形式降低成本。
来自行业研究部门的数据显示,地板行业内的公司目前估计在5000家左右,得到生产许可证的公司有2000多家,而真正叫得响的品牌企业在100家以内。
检测漏洞
上述专家告诉本报,目前国内对于地板甲醛检测的方法并不能得出一个确切值。
目前国内地板检测分为送检和抽检,所谓送检,就是企业将公司的产品样本拿去检测机构检测,但出售的产品是否能够与检测的样本保持一致,并没有办法规避。
天津家具协会前副秘书长张?城表示,一些企业拿自己的产品送给相关部门检验,其产品很可能与其实际投放市场的产品并非同一种产品,虽然国家相关部门还有抽检,但其次数并不多,范围也不广,约束力很小。
抽检同样存在弊端。
上述熟悉地板行业规则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抽检很容易滋生寻租空间,比如企业如果“搞定”检测机构,在抽检过程中也很容易过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