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样板县长汀的“幸福”与烦恼(2)

生态保护样板县长汀的“幸福”与烦恼(2)

机会和挑战

很多乡镇一级官员生怕在这场生态之战中被忽视了,他们纷纷列举所在地区的困难——希望能获得上级领导的支持,更精确一点说是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

那些植被破坏不严重,水土保持情况较好的乡镇,官员们也不希望自己所在区域被遗忘。他们都拿出自己的规划,准备在新的形势下“大干一场”。

汀江被称为“客家人的母亲河”,庵杰乡和新桥镇位于长汀东北部,因为都地处汀江上游,为确保汀江不受污染,影响下游水质,长汀水保局曾经启动了“汀江源”保护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生态保护又常与现今地方经济利益发生矛盾冲突。

新桥镇委书记严新华介绍说,在长汀的人均GDP排名中,新桥镇位列“倒数第三”。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该镇拒绝了所有工业和采伐项目,按照新桥镇官员的说法是“过着紧日子来保护上游”。

他们在一份名为《新桥镇水土流失治理》非正式文件中写明自己的几点“难处”,首先是燃料,由于近几年来燃煤、液化气等物价上涨,让民众砍枝割草当燃料的现象有所反弹;其次是小水电站过多,让河床变浅,影响水生动植物的寿命;再就是水土治理效果不平衡。

庵杰乡党委书记韦萍诉苦道:“虽然我们拥有金矿,但不能开采。”

新桥镇和庵杰乡的官员都认为该地区是“全县水土流失治理战场的第一线”,为了保护环境在经济上做出了牺牲,希望上级政府“对生态乡镇在资金上有一些倾斜”。

此次中央领导批示而掀起的新一轮水土治理运动,让两个经济处于落后的乡镇似乎看到了希望。

新桥镇准备利用往庵杰乡方向汀江两岸连绵15公里河谷地带,建立一个“客家源十里生态画廊”,并且引进房地产商开发“客家首府花园度假小镇”,想借“长汀经验”这股东风摆脱经济困局。但横在他们和开发商面前有一道共同的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和使用权问题。

庵杰乡党委书记韦萍经过与乡政府领导班子的讨论和研究,决定让庵杰乡继续打生态乡镇这一张牌,以生态立项,发展生态产业和观光农业。

如何把生态保护与经济利益挂钩,也成了长汀当地官员的共识。另一方面,当地政府希望通过大量种植经济林,以及产业转移的方式,把那些居住在山区的村民迁移出来,把农民变成产业工人,一定程度上减轻植被破坏的负担。虽然这样尝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根据记者调查,因为工厂提供的薪水太低,并不能吸引到当地年轻人,他们还是习惯到大城市去打工。“他们总会回来的。”王其文说。据长汀县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长汀县规模工业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达129.68亿元,与2010年比增长31.1%。

林豫峰说:“我们下一阶段的任务就是如何让长汀荒山由青变富。”

另一个摆在长汀当地政府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把生态治理的“长汀经验”与当地民众利益之间形成共识呢?

当采访结束返程时,路途中遇到一位到厦门打工的长汀和田镇的小伙子,向他问起最近政府开始新一轮水土治理,家乡有没有什么变化时,他说,“几乎没有变样,有山地的村民常偷偷砍树卖钱,政府也不怎么管,每次上面的领导来考察,都只是到那几个点儿,保持得最好的只有镇政府旁边的那座山。”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