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家常收集建议
今年的建议,胡小燕正在草拟中。
平时,收集建议的途径,除了从网络上了解农民工的生活状态,胡小燕更多地是从自己和身边同事的生活中发现和总结。
胡小燕举例说,她的邻居是一对年轻夫妇,两人都在公司上班。两年前,夫妻俩将孩子接到身边读小学。一家人幸福地团聚后,新的烦恼却随之而来。孩子放学早,或放暑假时,只能独自在家,夫妻俩一边上班,一边要担心孩子安全。
“小燕姐,心里惦记着孩子真没法工作。”周末,坐在家里,胡小燕和邻居们拉家常时,这位年轻的母亲向她诉苦。
几乎每个周末,胡小燕都会到邻居家去聊天。上班休息时,胡小燕会和工友们坐下拉家常,类似的烦恼,她听到很多。
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工友建议开办一个暑期乐园,孩子们可以学习和玩耍,家长也不用担心他们的安全。
胡小燕把工友们遇到的问题和建议记下来,2011年8月,在NGO和社会热心人士的帮助下,先开设一试点“小燕暑假乐园”,为40多名孩子提供了一个暑假的快乐生活。
通过小燕暑期乐园,她总结了经验:“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方式开办公益性质的暑期活动项目。”
胡小燕说,她计划将解决暑期“留守”农民工子女生活学习的问题作为她今年“两会”的一个建议。
此外,胡小燕今年的建议还涉及到农民工过劳死,农民工生活条件改善等问题。
改变与不变
四年的代表经历,让胡小燕变化很大,不只是外表,还有举止和谈吐。
多次采访胡小燕的记者小邢注意到,2008年,胡小燕刚当选人大代表开记者招待会时,坐在台上整个人“不自在的样子”,回答问题很简单,答完后还说一句“回答完毕”,会后,也不太敢与同行的广州团里的专家、官员打招呼。
当年,胡小燕开完全国人大会议回到佛山,因为不堪每天上千个电话关机而被媒体批评。一些记者也因她不接受采访而对她印象不佳。
如今,胡小燕面对镜头十分坦然,还不时和摄影记者开着玩笑。回答问题条理清晰,虽然有些话“比较官方”,但“颇有分寸和技巧”。
胡小燕认为改变是进步。2008年,一位美国记者采访她:“当选人大代表后,你下一步怎么做?”胡小燕想了想回答:“我还不太知道,请包涵。”
“人大代表就是群众和政府间的一座桥梁,我们要尽可能反映群众的心声。”2008年,当上代表后,参加第一次培训,胡小燕记住了这句话。
在培训中,学会看政府工作报告和财政预算,是一项重要任务。胡小燕说,第一年,她拿到厚厚的资料,觉得是“天书”。如今,她已经会对比两年的财政预算,读出国家今年的财政重点投入方向,“可以发现近几年,国家在民生方面投入不断加大,这样的预算,我愿意投赞成票”。
人大代表的身份,从内到外,给胡小燕带来很多改变,不过,她的生活似乎还一如从前,至今住在厂房改建的宿舍——狭窄的房间说话听得到回响,双人床、饭桌、小小的写字台、储物的小矮柜、三把椅子……
陈设与隔壁其他工人的家几乎一样,最大的不同是:墙上挂着一张精心装裱过的照片,那是2008年在两会现场,总理温家宝和胡小燕微笑握手的瞬间。
“我的户籍和农村户口变了,但有些事却没有改变。”胡小燕回到开头记者提到的话题,她说,自己仍生活在农民工中间,家人也是农民工,她和农民工们一起工作、交流,并关注和关心着他们,替他们表达诉求。
“我认为,谁替农民工说话,谁代表着农民工的利益,谁就是真正的农民工代表。”胡小燕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