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犯了一次大糊涂

胡适犯了一次大糊涂

在中国的古代史中,明朝的悲剧特别多。明初方孝孺被虐杀和“灭十族”一案,实在鲜血淋漓,鬼影幢幢,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历史事件,多有学者就此事发表自己的观点。胡适先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以反封建倡科学为己任,但他在晚年分析方孝孺其人的时候,却犯了一次糊涂。当代学者资中筠先生对方孝孺之死的分析,比胡适识高一筹。

1961年1月11日胡适和他的秘书胡颂平聊天,说起了方孝孺。胡适说:“方孝孺是明初一个了不起的人。外人常说中国很少殉道的人,或说为了信仰杀身殉道的人很少;但仔细想想,这是不确的。我们的圣人孔夫子在二千五百年前,就提倡‘有杀身以成仁,毋求生以害仁’,这是我们的传统。在中国历史上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而殉道的不少。方孝孺就是为主张、为信仰,为他的思想而杀身成仁的一个人。”胡适还说:“方孝孺在燕王(笔者注:燕王即朱棣,后来的明成祖,年号“永乐”)进入南京后,因拒绝起草即位诏被杀了十族。当时姚广孝曾劝明成祖给读书人留个种子,明成祖不听,终于把他灭九族,灭十族(九族灭了八百多人,连十族算起来共一千多人)。甚至留有方孝孺片纸只字也是有罪的,这是明成祖要毁灭方孝孺的政治思想。所以以后明朝二百年,再没有政治思想家。我国政治思想在十四世纪以前,决不逊于欧洲,但近五百年来何以不振,这是由于方孝孺被杀的惨剧所造成的。”(1984年台湾出版的《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第110—112页)

胡适的上述言论非同小可,它关系到自明成祖以后,对近五百年中国历史的认识和评价,也给读者留下了一系列的问号,如明成祖是怎样一个人?方孝孺是怎样一个人?方孝孺为坚持什么信仰而遭灭十族之害?自方孝孺惨剧发生后明朝再没有出现过政治思想家了吗?最重大的问题是中国近五百多年“不振”的原因是什么?为了弄清这些问题,必须先简要地说一下明朝建立之初,那些因争夺权位而产生的血腥厮杀,即方孝孺生存于世的时代背景。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肯定是一个特别好色的家伙,所以竟生了26个儿子(还有多少女儿,不详)。明太祖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封其长子朱标为皇太子,封其他的儿子各自为王,其中朱标之四弟朱棣被封为燕王。朱标与朱棣的性格和才能大不相同,在民间传说着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朱元璋举行阅兵式,朱标、朱棣陪同在侧。阅兵场上万马奔腾,那些马尾巴由下垂而飞动。朱元璋见景生情,龙颜大喜,随口说了“风吹马尾千条线”,作为上联,令朱标和朱棣对出下联。朱棣应对道:“日照龙鳞万点金”。朱元璋道:“嗯,不错,很有气魄。”然后问太子朱标:“你呢?”朱标先是不作声,在朱元璋的追问下,他嗫嚅道:“雨打……羊毛……一片毡”。从字面上看,朱标对出的下联无可挑剔,简直妙极了:“雨打”对“风吹”,“羊毛”对“马尾”,“一片毡”对“千条线”。可是,“雨打羊毛一片毡”的意境太窝囊,太泄气。为此,朱元璋甚感扫兴,阅兵式匆匆收场。从此,朱标有了个绰号,名曰“雨打羊毛一片毡”。

以上这个传说的故事,说明当了皇太子的朱标是个窝囊废,而燕王在人们的心目中既有才干又有野心,绝非等闲之辈。

朱标不仅窝囊,而且短寿。1392年朱元璋还健在时,朱标就一病呜呼了。此时,朱元璋没有从其他的儿子中另立皇太子,而是看中了朱标的次子,即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立他为皇太孙。对此,燕王朱棣心怀不满。1398年,71岁的朱元璋驾崩,时年 22岁的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这时候,年轻的建文帝面临着一群实权大小不一、各自为王的叔叔们,其中野心勃勃的燕王朱棣住在元朝的旧都北平,握有重兵,对南京的皇位虎视眈眈。朱元璋死后才一年,燕王就以“清君侧”为名造反了。经过多次的拉锯战,1402年燕王获胜,建文帝下落不明。1403年燕王登基,是为明成祖,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永乐皇帝。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