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犯了一次大糊涂(2)

胡适犯了一次大糊涂(2)

方孝孺的一生(1357—1402)就处在上述时代背景之中。他1357年生于浙江宁海,比朱元璋小29岁,比建文帝年长20岁,比燕王年长3岁。方孝孺和明初的三个皇帝关系,构成了他先大喜后大悲的人生。

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李贽曾为方孝孺立传(见1959年中华书局印行的《续藏书》第87—89页)。方孝孺的青少年时代是有名的才子,李贽写道:“孝孺自幼精敏绝伦,双眸炯炯,日读书积寸。为文雄迈深醇,乡人呼为小韩子”(注:即小韩愈)。方孝孺成年后师从名儒宋濂,其学识更上层楼,其才干如囊中之锥。洪武十五年,经吴沉、杨枢等人的举荐,方孝孺受到朱元璋的接见,此时他才25岁。朱元璋召见方孝孺后,对他的孙子说:“此庄士,当老其才。”但因方孝孺强调施仁政,不合朱元璋的口味,因此没有及时得到重用,而是让他回乡备用了。

不久,方孝孺的家族与仇人争斗,败北,入狱。朱元璋得知此事后,以皇上之尊开释方孝孺,因此方孝孺对朱元璋的救命之恩必定是深铭于心的。10年后,方孝孺再次受到朱元璋的召见,被任命为陕西汉中学府的教授。建文帝继位后,方孝孺被召至朝中,任为“翰林博士”,担当了朝廷第一笔杆子的角色,成了建文帝最器重和信任的人,实际上方孝孺有“帝师”之尊。对此,他甚为惬意。有诗云:

斧扆临轩几砚间,春风和气满龙颜。细听天语挥毫久,携得香烟两袖还。

风软彤庭尚薄寒,御炉香绕玉栏干。黄门忽报文渊阁,天子看书召讲官。

“天子看书召讲官”“携得香烟两袖还”,给天子当讲官,这是何等的荣耀!而这个讲官就是方孝孺自己。从以上的经历看,方孝孺对朱元璋和建文帝颇怀知遇之恩。燕王造反后,建文帝讨伐燕王的檄文,皆出自方孝孺的手笔。但是,燕王造反终于成功,1402年6月他占领了南京,建文帝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有人说他自焚了,有人说他出家为僧了,这个短命皇帝的下落成了至今没有弄清楚的千古之谜。

燕王入主南京后,建文帝的旧臣有的自杀,有的逃跑,有的归顺。燕王认为方孝孺的文才可用,并没有杀他的意思,而是想让他为自己效力。但是方孝孺有着牢不可破的正统皇权思想,他只承认和效忠于朱元璋指定的继承人建文帝,认为燕王是叛逆之徒。所以燕王得势后,方孝孺穿着孝服恸哭不已。至此,燕王还是没有杀方孝孺,而是令他起草即位的诏书,还多次称他为“先生”。李贽在方孝孺的传记中写道:“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大批数字云云,投笔于地,又大哭,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诏不可草。”因此燕王大怒,命将方孝孺“磔于市”(磔,用车撕裂人体,或将人一刀刀地割死的酷刑,即剐)。另据《明史》第4019页记载,方孝孺死前作绝命词如下:

天降离乱兮孰知其由,

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

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

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

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

方孝孺死时46岁,其妻子,二子二女均自杀。因为方孝孺遭到“灭九族”,再加上其门生也被株连,因此是历史上罕见的“灭十族”。遭到方孝孺的株连共死了多少人?李贽的《方孝孺传》,范文澜等人撰著的《中国通史》中都说被杀者共873人。简略地说,以上这些,就是方孝孺其人其事。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