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竺:公立医院或成医改主要障碍

陈竺:公立医院或成医改主要障碍

中国卫生部长陈竺说,中国改革医疗体制的努力目前遇到公立医院的挑战。这种阻碍对中国经济前景有着广泛影响。

陈竺说,从积极的角度看,中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覆盖了96%的农村人口。

直到几年前,中国绝大多数农村人口还没有医疗保险,也就是说,农村家庭里如果有人患上重大疾病,经常会让全家倾家荡产,很多农民也会因此而重返贫困。

然而,陈竺提到了一个让医疗专家越来越担心的情况:中国医疗改革的最大障碍是公立医院,这些医院认为改革会危及他们以盈利为目的的运营模式及医务和行政人员的收入。

陈竺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的主要挑战是公立医院的改革。

2009年,中国启动了为期三年、规模1,250亿美元的雄心勃勃医改计划,以期实现扩大医保覆盖面、改善基础医疗设施以及改革公立医院制度等目标。

此举符合中国刺激国内消费这一更广大的经济目标:中国政府希望通过改善社会保障体系从而鼓励家庭拿出更多储蓄来消费。

专家们说,中国医改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让8.33亿农村居民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然而公立医院,这个曾因中国缺少基础医疗设施而成为骨干医疗力量的群体,却反对医疗改革。这些医院能从现有的体制中获益,它们可以通过卖药和让病人做医疗检查来获取利润,以弥补因政府规定的住院费、护理费、手术费和其它服务费较低而损失的收入。

这样一个体制导致的结果就是医院乱开药、开贵药,并让病人做无谓的检查。

过去三年,医改列出了一个治疗常见病的“基本药物”清单,这些药物的价格被定在低位,医生开这些药也不会有回扣,此举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们去一些医院的看病费用。

然而这些举措也减少了医院的收入,因而引发了医院和医生的抵制。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中国医疗改革的经济学教授肖庆伦(William Hsiao)说,中国这方面的改革一直没能取得较大突破,因为政府和卫生部都试图改变医院的动机、结构和管理,医院和医生因此奋起反抗。

肖庆伦与同事前不久发表在医学杂志《柳叶刀》(Lancet)上的研究论文说,中国的公立医院似乎正在摆脱那个基本药物清单,转而给病人开更贵的药,并将上升的成本转嫁给病人。

肖庆伦说,中国在完善基层医疗基础设施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据他的分析,目前中国约有92%的人口有一定形式的医疗保险,略低于中国政府所说的比例,不过,很多人的保险范围是有限的。肖庆伦说,中国的战略是让每个人都有保险,然后再扩大每个人的保险范围。

不过,他说,医院成本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这可能对保险范围带来“涓滴效应”。

肖庆伦说,当作为中国医疗服务主要提供方的公立医院为盈利机构时,它们会利用各种可能途径从患者或保险上赚钱,所以医保基金将难以自我维继。

目前,中国总体医疗支出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其中约有28%由政府买单,35%由个人支付,剩下的则由用人单位支付。陈竺说,中国的目标是,到2015年年底前将政府支付比例增加至约33%,将个人支付比例减少至30%。

陈竺是血液学家出身,他与同事王振义因在白血病方面的研究而获得了美国国家癌症研究基金会(National Found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颁发的奖项,他到纽约是来领奖的。陈竺是中国高层领导中唯一的党外人士。上世纪60年代,他成了一名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的知青,期间他通过自学成为了一名赤脚医生。之后,他在巴黎获得了博士学位。

他说,过去三、四年来,随着更多的人有了保险,并开始力求使用医疗服务,医院医生的工作量增加了近一倍。陈竺说,现在每个人都希望找最好的医生看病。

陈竺说,在改革的下一个阶段,卫生部将力求通过增加政府对医院的投资、更多地依靠保险赔付来保障医生的工资。他说,手术或护理等医疗服务费用低的问题也需要得到解决。他说,我们需要提高护理价格和手术价格。

陈竺说,卫生部将开始在中国2,800个县中的约300个县的县级医院开展试点项目,利用公共资金来改善设备,利用保险来支付运营成本。如果试点成功,卫生部计划明年在全国县级医院进行推广。

中国城市中还有另外一级医院。中国在17个城市的医院中开展试点项目,包括北京、上海和深圳等一线城市。

试点项目将包括对各种付费政策的测试,包括按人头付费或按病种付费。

政府还希望完善全科医生培训工作,吸引新的人才进入基层医疗机构(比如村诊所),而不只是大医院。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