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富于民:民主党派首次联名提案

还富于民:民主党派首次联名提案

民主党派联名提案背后

全国政协成立以来首次多党派联合提案,反映的正是民间资本和企业对于平等市场规则的诉求

中国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质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012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1号提案”《关于强本固基、维护实体经济坚实基础的提案》(以下简称政协“1号提案”),作为全国政协成立以来的首次由民建中央、农工党中央、全国工商联联名提交的提案,涉及的内容正是实体经济这个最大的就业容纳器和一国经济立身之本。正如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对《中国新闻周刊》所言,“当前实体经济、特别是实体型中小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

提案的背后,则是两个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在过去的几年里,对此一问题深入的考察和理解。为不使实体经济陷入产业空心化的境地,两个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这一次决定联手合作。

“政协也有压力”

梁静,全国政协十一届工商联界别的委员,河南省工商联主席。

在刚刚过去的2月份,她几乎一半时间都走访在河南省内的小型微型企业。她不但看到了穿着臃肿的农村妇女在没有暖气的村屋中生产生活用品和玩具的艰辛,也看到了更多小微企业贷款无门的焦灼。

“非公经济所处的环境最艰难。”3月4日,梁静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的小组会议上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梁静所指的“环境”,远非狭义的生产环境,而是包括非公经济的市场生存环境、税收制度、行政管理以及企业融资等方方面面。

2005年2月25日,国务院曾发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外界所称的“非公经济36条”。这部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主题的中央文件,提出公平竞争原则。平等准入,打破垄断,为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打开了大门。

2010年5月13日,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新36条”。此次意见,允许民间资本进入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等六大垄断领域,并细化到18个行业。

然而,多年过去,非公经济,尤其是承担着多数劳动人口就业的中小型企业仍然在现实中频受多方挤压。国有企业依靠资源垄断在上游产业获取超额利润,而大量非公有制企业却在下游产业苦苦挣扎。

更令人担忧的是,做实业,远不如做投机和投资的“快钱”回报率高,促使大量民间资本变成游资热钱,涌入房地产等投机领域。

两个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多年来关注实体经济,尤其是占据实体经济很大比例的民营企业。这份新的“1号提案”,从落实非公经济的“新36条”,破除垄断、回归民间实业,减免“明税”“暗税”的行政性收费以及放宽民间金融等四个方面,对拯救实体经济提出建议。

其中,为民间资本争取与国有资本平等的市场准入和资源配置,建议对垄断性行业和暴利性行业征收“暴利税”,因切中现实经济问题中的要害,在本次政协大会期间被广为引用。

而“1号提案”形成过程的严谨,也反映了此一提案不容疏忽的重要性。

这份提案的蓝本,源自农工党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民良起草的《关于进一步夯实实体经济基础的建议》。这一建议基于多年以来农工党中央对于医药卫生领域实体经济的实际摸底总结。农工党在过去几年的调研中发现,医药卫生界的民营企业缺乏发展的自身“造血”能力,难成规模。

今年2月初,农工党中央机关在2012年第1次主席办公会议上,讨论计划提交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的大会发言、联组会发言和提案等内容。当时农工党中央主席桑国卫提出,这次提案题材重大,应该倡导与其他党派联合提交,增强对决策高层和中国广大民众的影响力。

而近四年来,民建中央“中小企业和实体经济调研组”也曾赴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对一千多家实体型中小企业进行了调研。这项调研发现,实体型中小企业由于受融资难、用工荒、成本高和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内外夹击的影响,“实业真难做、做实业真苦、实体经济真危险”。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认为,“实体经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必须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作为始终推动非公经济发展的一方力量,民建中央立即积极回应了农工党中央的提议,辜胜阻则亲自起草了目前“1号提案”的部分主要内容。

而当这份提案的主题内容传达到全国工商联手中时,该界别高层马上给予支持。全国工商联比民主党派,更加了解中国民营经济的现状。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几乎未作修改,就做出了联名提案的决定。

在全国政协62年的历史上,多党派联合提案还是第一次。在2012年以前的政协大会上,提案往往由各党派内部委员联名上交,这种跨党派的联合从未有过。

然而,从参政议政的政治协商模式上来说,这种联合似乎又不足为奇。参与提案的民建、工商联代表了国内非公经济实体的诉求,农工党有许多医药卫生界的人士。

农工党中央参政议政部部长隋路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从参政议政的角度来说,此举旨在促成民主党派利用各自优势、共同建言献策的创新形式。

“如果在未来某一天,八大民主党派就同一议题提交提案,其分量就更重。”隋路表示。

据《中国新闻周刊》了解,全国政协提案组对于多党联合提案这种从未有过的形式“有过一定压力”。而这一点在民主党派的前期工作中也有预想。主要复杂提案组织工作的农工党中央提示了有关人员,要注意在与全国政协的协调方面,加强组织和沟通。

全国政协最终接受了这一次破例的“1号提案”。

“两个党派和全国工商联酝酿提交这样一份议案,是通过共同的诉求,希望推进非公经济的实施细则尽早落实,改善实体经济的经营环境。”“1号提案”的主要起草者辜胜阻在3月5日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表示。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