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原因叠加导致中国经济增长遭遇困境

三大原因叠加导致中国经济增长遭遇困境

2月份,中国贸易逆差达314.9亿美元,创下9年来最高。中国经济增长是否能持续?人民币升值拐点已至?与此数据的解读分析全球铺天盖地。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今年G D P增长目标定为7.5%,全球股市和大宗商品价格也应声大幅下跌。而自全年中国实行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在一二线大中城市实行限购限价以来,全球的钢材、铁矿石价格也一路走低。中国的经济总量和增速正在深刻影响全球。但实际上,中国经济增速目标下调并不是政府主动而为,而是中国经济增长遇到一些困境的反映。这困境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压地产业放缓城市化致经济下滑

一是房地产政策的调控失误,号错了脉,也抓错了药。中国8亿多农民进城务工并要进一步融入城市生活的过程,其规模在人类工业化史和城市化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截至去年,中国城市化率达50%(实际上是高估的,统计是以常驻人口计算,农民工进城务工半年及以上即为常驻人口,而城镇户籍人口占比仅为34%左右),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期。而从全球经验看,这一时期的城市化都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助推器。由于大规模农民要进城,以及原来城镇人口要改善居住需求,这一时期的城市住房建设速度无疑很难满足需求的增长速度,而市场调动各种要素满足住房需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房价都会有一个飙涨阶段,全球无一例外。从整体看,作为一个转轨国家,中国在这方面的供需不平衡,尤其严重。

价格要从供需两头看。从具体需求看,中国城市房价飙升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近年来财富迅速增长,而房地产又是财富积累的最重要仓库。再加上中国近年来基础货币超发,通胀预期在,购房既是避险,也是投资。而在真实经济生活中,投资与投机很难区分开来。

而从供给看,中国的土地制度也抑制了供给。中国土地分为城市建设用地和农村集体用地,即使是后者,政府也垄断了一级土地市场,平整后再在二级土地市场上出售。至今,小产权房也没有合法化,不承认土地的产权(包括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全归农民,抑制了土地的供给。

唯有增加供给才能平抑价格。而这轮的房地产调控,限价限购却是从压抑需求着手,甚至不惜以强硬的行政手段,干预市场规律,人为延缓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即使暂时压制了需求,但需求总量还是没有变,而供给却大幅下滑,去年房地产建筑面积开始回落。一旦调控放松,房地产价格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由于房地产业上下游紧连着的是水泥、钢材、石化、建筑、家具、建材等行业,对整个经济的影响面大。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放缓,地产业的受压必然导致中国经济增速的下滑。

中国经济深层改革被悬置的原因

二是政治压力下汇率被动升值的恶果。新世纪以来,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是全球财经界的热点。2003年开始,美日开始联手施压。2005年7月,中国终于没有顶住压力,宣布放弃了盯住美元达11年之久的固定汇率制,进入了缓慢小幅升值通道。质疑人民币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有多种理由。比如人民币升值能够改善中国贸易条件,解决中美之间的贸易失衡,中国能拥有独立的货币政策等。而迄今为止,最有力的质疑来自于“输入通胀说”,即人民币盯住美元,每进来1美元必然要拿8.27元(汇改前的汇率)人民币兑换。中国出售商品到国外,换回来巨额外汇储备,向国内市场释放了高能的基础货币。这些基础货币转入商业银行,再以4-5倍的速度周转放大,去追逐国内“不够量”(因为商品出口了一部分)的商品,必然导致国内物价总体水平上涨。在当今美元滥发、全球刮“财政赤字风”背景下,“通胀”向中国的传导将不可避免。

支持人民币汇率浮动的逻辑有两个关键点,一是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能降低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量;二是汇率浮动,人民币币值对内就能稳定下来。事实会说话。人民币升值近7年来的数据推翻了这两点。在2005年之前,中国总的外汇储备不足8000亿美元,而到2008年,短短3年时间,中国的外汇储备已达近两万亿美元,到今天已经超过3.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进一步高速增长,释放出更多的高能基础货币。同时,在人民币盯住美元的11年间,中国C PI指数一直保持稳定。2001年0.5%,02年-0.8%,03年1.2%,04年3.9%,05年1.8%,06年为1.5%.而05年人民币升值后,07年开始飙涨,通胀率是4.8%,08年5.9%,09年为-0 .9%(因房价没纳入到指数成分,若考虑到当年房价高涨,高盛的估值是CPI增幅超10%),10年也达到3.3%.国内物价不但没有稳定,反而恶化了。

为何人民币升值没有达到“浮动汇率派”的初衷?这里牵扯到两个基本的问题。一是中国的高额外汇储备是人民币名义汇率低估造成的吗?二是为人民币要确保币值稳定选锚的问题。经济学的一个常识是,一个经济变量被固定下来,其他变量一定为围绕着它进行调整,结果是真实变量会趋向于本来面目。比如医生的工资被管制压低,但算上“红包”等其他收入,医生的真实收入不会变。这道理在汇率上同样适用。如果人民币名义汇率被低估,那么中国国内物价和工资就会上升,真实汇率就会向上得到调整。真实汇率长期内不可能被低估。也就是说,中国高额外汇储备与人民币名义汇率高估没有多大关系。

不错,中美两国近年来生产率的变化,经济增长的速度不同步,其结果必然表现为两国之间真实汇率的调整。在固定汇率下,中国的经济增速高于美国,则中国的劳动者工资(真实收入)和其他要素价格会上升。“浮动汇率派”言之凿凿,说人民币名义汇率不升是中国劳动者“补贴”外国消费者,其错误的根源就在于没有区分“名义汇率”和“真实汇率”。而真实汇率的调整,是选择让名义汇率变,还是名义汇率固定,让工资和物价来调整,关键是要考虑两种不同调整方案的成本,哪一种更有利于中国经济。若没有调整成本,名义汇率怎么变都没有关系。

中国的贸易顺差和巨额外汇储备有其合理的成分,是由人口红利决定的。当然也有鼓励出口,比如有出口退税政策等扭曲的成分,但不是由人民币名义汇率低估所致。中国目前是一个享受巨大人口红利,呈显著青壮年特征的国家,高贸易顺差,高储蓄是必然的。中国出口的产品,西方国家根本不生产。纵使中国不出口,它们的经常项目也不会改变。无非是把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的增长由中国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而已。

汇率是资产价格,但却不是普通商品的价格。后者价格的两头一边是商品,一边是货币,而汇率的两头都是货币,受预期影响大,具有随机波动性。这也是各国即使实行“浮动汇率”,但也不允许自由浮动,最低限也是“有管理的浮动”的原因。中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至今人民币升值近25%,但外汇储备却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就是因为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预期人民币升值,反而会有大量的“热钱”流入博取升值好处,且还可以分享中国房地产等资产的价格飙涨盛宴。2005年,中国贸易顺差只有1019亿美元,伴随着汇改,2006年是1774亿,2007年是2622亿,2008年是2954亿,2009年是1960亿,2010年是1831亿。外汇储备不降反升。不尊重理论,总该尊重铁的数据吧?

结果反而是央行要释放更多的基础货币来“结汇”,中国的物价更不稳,通胀近年来成为中国经济的焦点。通胀的危害在于隐蔽剥夺民众的财产,且增加了交易费用,干扰价格机制并带来错误的资源配置。政府使出全身力气,不惜采用种种价格管制的严厉手段,但按下葫芦浮起瓢,比如房价越管越高,按下房价,货币又转到别的领域,调控也越来越宽泛,越来越微观。这才是中国经济深层改革(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要素价格的市场化以及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开放)被悬置的原因。

调经济参数的恶习误导企业决策

第三个原因是引入了凯恩斯主义调经济参数的恶习,这与第二个原因息息相关。但这些年中国也引进了凯恩斯主义,财政平衡被打破,对经济参数调来调去,出台了很多蠢政策。2007年到2008年,中国经济很好,当时政府就动手打压房价搞紧缩。银根紧缩,削减开支,把出口退税取消,结果不到半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时,民工返乡。又过了半年不到,2008年下半年又来个4万亿刺激,汽车下乡、家电下乡等。

“汽车下乡”,买个车子购置税也取消了,中微型面包车下乡,一辆车补贴好多钱。结果井喷一样,好多车厂都做了决策上微面,因为微面销路好得不得了。一个车厂在某个产业园买了几千亩地,厂子也建好了,在北京做的微面模具也出来了,花了2.5个亿。但现在购置税减半取消了,汽车下乡政策取消了,微面的销量掉下来了,于是决定放弃微面的生产,2.5个亿的模具,还没投入使用就报废了,现在生产基地也闲置了。这么调过来调过去,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先后三次大的反复,带来的是企业决策失误,资源被错误配置,受伤害的远远不止一个,而是大面积的企业决策错误。当前中国很多企业面临的困局,与此息息相关。温州“跑路”老板的困境也跟调控有关。就像一个人,今天生活在30°的温度里边,明天生活在零下1°,后天又到了50°,怎么活?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