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丨释放中国“增长奇迹”的动力和活力

聚焦丨释放中国“增长奇迹”的动力和活力

核心提示:金融体制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其实是资本要素价格的扭曲问题。中国经济运行长期以来依靠投资驱动的事实,与资金的使用成本过低和利率扭曲有关。反映到现在,便出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脱节、“经济空心化”等值得警惕的现象。这就对遵循边际收益最大化法则、推进资本要素市场改革与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

回顾历史,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不断“试错”与“渐进”过程中,经历了由计划向市场的有效制度变迁。从一个停滞的社会转变为一个从企业到市场、从农业到工商业都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新兴经济体,政府与市场关系调整所释放的经济动力与活力,正是这一“增长奇迹”背后的密钥。

着眼当下,进入“深水区”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多方面遭遇阻力。如何协调“自下而上”的市场机制与“自上而下”的政府干预,是进一步释放制度红利、破除改革梗阻的必然要求。放眼未来,政府职能转型与体制机制创新,可以为由市场主体推动的深化改革提供空间及动力。由此看来,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问题,是贯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历史—现在—未来”全过程的主线和要义所在。

经济体制改革

存在两条线索

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演进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这里面,市场力量的觉醒和扩大、政府干预的不断收缩,正是演进的根本动因。

第一阶段,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之前,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进行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探索。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在于逐步建立计划经济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直到“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逐渐实现对政府完全主导、全面干预的摒弃。

第二阶段,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的建立,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全面放开竞争性商品和服务价格,改革宏观调控体制为间接调控,建设开放性经济格局,为市场配置资源构筑平台。

第三阶段,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在微观领域,进一步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在中观领域,进一步规范和发展资本市场,不断完善生产要素价格体系;在宏观领域,逐步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公共财政制度,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提供了基本齐备的规则和框架。

但也要看到,上一轮改革在充分展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优势之时,也遭遇了阶段性障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存在两条线索:一条是从市场力量导出的“自下而上”的利益扩散机制;另一条是从政府力量导出的“自上而下”的举国体制。前者使得渐进式改革在局部获取的成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争取到更多的公众参与。通过类似技术扩散效应的传播方式,让越来越多的受益公众成为改革的推动力。后者则在改革的总体方向上加以把握,动员和调配全国之力,集中攻坚或对外部冲击作出迅速反应。

改革初期,由于一致利益的获取相对比较容易,两种机制的结合使得作为改革主体的政府获得广泛社会支持,并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弥补市场失灵、加快利益扩散,从而形成特有的制度优势。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利益团体分化使得“自下而上”的利益扩散机制受到梗阻。同时,举国体制也存在被利益集团俘虏的可能,从而将付出巨大的决策失误代价。这时,改革在国资国企、宏观调控、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等领域相继出现瓶颈,资源枯竭、环境破坏、腐败蔓延、贫富分化、货币超发和流动性泛滥等一系列问题相伴产生,将改革推向深水区。

责任编辑:李梦柯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