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欧洲文化中的中国风(3)

核心提示:一种文化,魅力昭昭,走出深闺,风情万种。坐等膜拜,时久魅收。留下血缘,再催新潮!旧的高潮已经过去了,中国在欧洲“热恋”当中也留下一些情种,这些情种在新的时代成为新的友好种苗,将使中欧关系更加融洽、更加多姿多彩。

中国艺术对西方产生影响比古代经典要晚,但比文学要早,在18世纪上半叶就引起了反响,主要是法国、意大利和英国。法国有两位代表这个时代欧洲画风的画家对中国艺术情有独钟,一位是瓦托,一位是博歇。两人都是欧洲罗珂珂风格的主要代表,瓦托比博歇更有名。罗珂珂风格主要倾向比较淡雅、柔美的情趣,而中国的水墨画,特别是山水画比起欧洲的油画确实要清淡、雅致。所以,有人评价瓦托深得中国六法。据说他的一幅具有中国画韵《孤岛帆阴》藏于卢浮宫,我查了一下《卢浮宫藏画集》,可惜没有这一幅。瓦托和博歇是师生关系,瓦托常给博歇出一些有关中国的题意,让博歇来画。可是这些中国的题材或者中国的题意,在两个人的主要作品中都没有体现出来。中国的题材,没有激发他们的重大灵感,但是可以见证他们对中国的友好。中国水墨画在英国也兴起了一股流派,就是水彩画,至少有两个人的受到中国影响,如柯仁和他的学生特涅。

中国艺术对西方艺术产生深远影响的是园林艺术。中国园林飞檐翘角的亭榭、高耸的层塔,石桥、假山、钟楼等以及蜿蜒的小径等都使欧洲人非常赞赏,因为欧洲人的公园都是几何造型,纵横有序,但一览无余,不像中国的“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比较丰富多彩。“蜿蜒小径”也受到席勒的赞赏。欧洲人把中国“蜿蜒小径”命名为“蛇形曲线”。欧洲人还把一些园林艺术的元素融入到他们的园林设计当中。比如18世纪德国萨克森公国在德累斯顿附近的易北河河岸盖了一座皮尔尼茨宫,皮尔尼茨宫有“水宫”和“山宫”,其中“水宫”的房子就是按照中国建筑风格建造的。德国卡塞尔以前有位伯爵叫威廉·索赫,他在一条叫“吴江”的小溪旁建了一个“木兰村”,连挤牛奶的黑人都穿中国的衣服,俨然是一个中国村子的样子。难怪当时有位英国的建筑师——威廉·钱伯斯写了《东方园艺》一书,他说“中国人设计的园林艺术确实是无与伦比的。欧洲人在艺术方面无法和东方的灿烂成就相媲美,只能像对太阳那样尽量吸收它的光辉而已”。

第五,罗珂珂风与“中国趣味”。

欧洲的文学艺术在文艺复兴(14世纪到16世纪)以后分为两个大的流派,一个流派是以法国为中心的古典主义流派,一个是以意大利为代表的巴洛克风尚。古典主义的流派是想继承自古希腊到文艺复兴这一个正宗的传统,强调理性、庄重、对称、谐调等美学法则,18世纪德国美学家温克尔曼把这个审美法则概括为“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由于人类的审美艺术不断地变迁,形成审美疲劳,所以当时有了另一个流派,他们在形式和风格上背离了文艺复兴形成的正宗风格,以一种怪的形态出现,巴洛克是“不圆的珍珠”的意思。这一股流派风行了整个17世纪。

巴洛克流派发展一个世纪以后演化为罗珂珂了。巴洛克适于把罗珂珂划到它的流派当中,罗珂珂过于强调纤巧,强调新意,强调艳俗的色调。这股风本来跟中国没有什么关系:欧洲人用石头盖房子,我们用木头盖房子;他们吃面包和土豆,我们吃米饭和馒头;他们用刀叉吃饭,我们用筷子;我们穿长袍马褂,他们穿轻便的西服;我们的女人三寸金莲,亭亭玉立,他们的女人迈着大步,信马由缰。问题是,这时的欧洲由于发展了工业,又经过了两个世纪的海外掠夺,生活不断富裕,特别是上层社会追求奢华;原来的劳动阶层许多人上升为市民阶层,消费意识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人懂得“潇洒”了!于是建筑讲究装饰,唯恐不能弄得满满当当;住宅也想布置得尽量让人羡慕,穿戴更希望能抢人眼球,而这一切如果能加点“异国情调”那就更刺激了。而经过两个世纪的信息积累和感情升温,他们正“热恋”着中国。这时候欧洲人海外贸易也就发展起来了,恰恰从中国运来了他们所没有的许多特产。它们显然可以构成罗珂珂风尚的某些装饰要素,满足他们消费的需求。比如,丝绸又光亮又柔软又细腻,还有精妙无比的刺绣等。特别是瓷器,那瓶瓶罐罐千姿百态的造型,用的大多是柔和的弧形曲线。这些曲线符合罗珂珂厌弃方形、锐角的审美趣味,对他们来讲是多好的装饰品啊!而且是多好的餐具、茶具啊!以前欧洲有钱人用的杯盘都是金属制作的,锡啊,铜啊,银啊等等,既昂贵又笨重,而且没有色泽。现在你看,陶瓷又漂亮,又便宜!所以路易十五曾经下令:把所有的银质餐具统统熔化掉,派作更重要的用场,餐具一律用瓷器替代。在上层社会,瓷器还用来收藏,作为积累财富的一种手段,尤其是王公贵族都竞相购买。

1604年,一艘载有中国货的葡萄牙大帆船被荷兰人劫掠,海盗们将这批中国瓷器取了个名儿运回国内去拍卖,引得法王亨利四世和英王詹姆斯一世派人去抢购。后来,法王路易十四还命令他的首相创办中国公司,专门到广东订造中国瓷器。凡尔赛宫就辟有专门储藏这些东西的厅室。俄国的彼得大帝和德国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更不例外,他们把储藏瓷器作为最大的财富。所以中国的瓷器刺激了欧洲的外贸活动,尤其是荷兰和英国。

据统计,1602年—1682年这80年间,也就是明末清初时期,荷兰东印度公司从各国输入的中国瓷器达1600万件。我们可以想象看,又过80年,也就是到罗珂珂的末期,该有多少中国瓷器播散到西方世界啊!要知道,此80年非彼80年,罗珂珂时期随着茶叶和咖啡的普及,瓷器已经从上层社会走进普通家庭。17世纪末,英国进口的茶叶是2万磅,至19世纪初达到2000万磅,增加了1000倍!这1000倍茶叶的消费,需要增加多少的茶具去适应它?当时瓷器的销售量非常大非常受宠。

既然瓷器这么吸引人,何不本土制造呢?于是,自16世纪末至18世纪初,意大利、荷兰、德国都进行了这方面的努力。最后,终于在1709年让德国人在德累斯顿附近的迈森找到了高岭土,造出了瓷器,而且烧出了彩瓷。又过了半个世纪,法国在研究了景德镇的瓷土以后,也在本国找到了瓷土,所以在1768年生产出了硬瓷。同一年英国也获得了成功。这样,中国的“瓷蛋”在罗珂珂风中,在欧洲普遍孵出了“瓷小鸡”,有力地推动了欧洲的工业品生产。

在罗珂珂风中,中国的漆器也备受欧洲人青睐。漆除用作墙壁和物件的涂料外,还可制作各种观赏性的工艺品,不仅王宫里少不了它,作为一般居家的摆设也很常见。漆器这一中国特产,同瓷器、丝绸、壁纸等一样,都被欧洲人仿制了!他们还出版了有关的专著。当然他们模仿的结果都达不到中国原汁原味的水平。

除此以外,中国的某些生活用品也引起欧洲人的兴趣和模仿欲望。比如我们抬的轿子,也赢得了上流社会的兴趣。1700年年初,路易十四为庆祝新世纪,开了很大的舞会。他自己穿着中国人的服装,坐着中国式的轿子,由八个人提着进去。据说欧洲的轿子谁也没有抬过,都是提着。还有一些贵夫人,很喜欢中国的扇子。16世纪以前,她们都用鹅毛扇,16世纪以后,贵夫人四季都用中国扇子,冬天也用,就像女人挎着手提包一样,随身都要带着。广告、书本插图、舞台美术、演员化妆以至饭馆服务人员的穿戴等,无不以中国的风格为时尚。奥地利的女皇玛丽亚·苔莱西亚也曾亲自在一出歌剧中扮演一名中国妇女的形象。甚至一些贵族,还学中国人饲养孔雀、金鱼。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