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与中国文化(2)

核心提示:禅宗思想影响了中国的很多士大夫,在传统士大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禅宗是对儒家精神世界的一种补充,成为士大夫可以在责任和放任、入世和出世之间找到自我协调和自我放松的一种方式。同时,禅宗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也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禅宗的核心观念和终极的追求,把佛教的“空”和中国老庄的“无”结合在一起,从寻求自心转向了寻求心灵的空灵境界。

另外就是历史上六祖的真实身份。历史学家考证:被弘忍认可,而且被大众选择的接班人可能既不是神秀,也不是慧能,有可能是少林寺一个叫法如的和尚。因为现在还有一块公元689年立的碑,里面明明白白记载:少林寺是禅门重镇,只有在少林寺这个地方做主持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传人。而且也只有在少林寺修行的人才能够得到官方认可,才可以成为佛教禅宗在北方正宗的接班人。但是这个人不是神秀,也不是慧能,是法如。只是由于后来慧能一派成为斗法的胜利者,所以他的弟子就一次又一次地改写了历史。

传说中把百丈怀海当做中唐时禅宗最重要的人物。这是因为一方面他开创了禅宗里面“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传统,另一方面南方、北方的一些重要的禅门都是他的学生。但事实上,百丈怀海在他的那个时代并没有那么重要。只是一个非常好的人。

所以禅宗的历史非常复杂,很多象征性的故事,很多象征性的传说,它的重要就在于它是“象征”,告诉我们一些道理,但不是历史。

禅宗对中国及世界文化的影响

第一,禅宗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禅”。

说起“禅”很多人就会联想起静坐,其实不仅如此。在东汉以后,佛教传入中国,有两大传统。一个传统叫做大乘般若学,另一个传统就是小乘禅学。佛教在印度是非常复杂的,有很多流派。但是传到中国来的只有这两个影响最大,这就涉及到一个文化接受和文化传播的问题,里面有选择,也有偶然。

小乘禅学继承的是印度早期的瑜伽方法,有一种很重要的瑜伽方法叫做瑜伽八支分法。这个八支分法的内容是什么呢?第一个是禁制,就是戒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贪欲,这些都是对人外在的约束。第二叫做遵行,就是勤修五种方法,清静、满足、苦行、念诵、思神。第三是坐法,这个就跟“禅”有关系了。这个“坐”不是一个随意的东西。简单的说就是挺直脊梁,颈部微微向前,保持呼吸和你的脉搏跳动一致。然后两腿交叉叠坐,两个脚的脚背要放在大腿的内测。这些坐姿不是那么容易坐好的,必须要练,所以这跟瑜伽是有关系的。第四是调息,就是调整呼吸,吸入呼出,吸入的时候是满,呼出的时候是虚。你要在思想里面想象自己像一个瓶子一样,有出有进。第五叫做制感,就是控制自己的感觉器官,使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路,保持一种跟外部世界分离的状况。第六是专注,就是使心灵、精神、身体凝聚在一起。第七叫做禅纳,最初的时候你还能听到声音,慢慢听不见声音,看不到东西,但是你的眼睛不能闭,目光散失,逐渐进入到物我合一,身心俱忘的状态。第八个是三摩地,进入三摩地状态就是最高级,最纯真的一种超越境界。

在印度,无论是瑜伽派,还是佛教,甚至是婆罗门其实都有一些方法,能使一个人身心清静,进入安宁状态。这个方法在佛教里面是“佛教三学”“戒、定、慧”之一。“佛教三学”就是戒律、入定、智慧。按这种方法分出来的人,称号就是律师、禅师、法师。在唐代这个是分的很清楚的。律师就是戒学,禅师就是定学,法师就是慧学。只有全部精通的人可以叫做三藏法师,是最高级的。三藏法师的意思就是说他已经到了三学都精通的地步,但更重要的是对经、律、论三藏都很通,这才是三藏法师。

第二,禅宗思想的内容。

本来“禅”在印度只是一种修行方法,在中国怎么变成了禅宗,变成了一个包罗万象的佛教思想、文化、修行的大体系,甚至还发展出来一门大的学问。

1、静坐。大家都知道学习禅学或禅门之学,入门工夫就是静坐。但是静坐并不等于禅宗。禅宗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的体系。

2、空和佛性。佛教的般若之学主要讨论的一个概念就是空和佛性。那么什么是空,什么是佛性?“佛性”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人能够从人性提升为佛的一个本来的潜质。“空”非常复杂。大般若经600卷,全部说的就是一个字——空。所以这个“空”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个核心的观念。简单的说,第一,万世万物的一切现象都是流转变迁的,没有实在的本性和永恒存在的东西。第二,幻化在人面前的那个现实世界,是没有自性的幻象,是各种因缘组合而成的,本身就是空。但是这个空又表现为有,表现为色,就是五光十色。表现在人面前的好像是真实的,但是色本来就是空,本来就是虚幻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但是“空”和“色”又是互相依存的。这里要注意,“空”不能简单的说是没有。这个“空”跟“无”不一样。“无”是没有,一切皆无是没有的。但空是非常复杂的,比“无”要复杂很多。

  “空”不仅是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的一种无定性状态,还是修行者应该达到的最终的非常圆满的意识状态。禅宗要求修行者的心灵变得非常的干净,但是这个干净不是绝对的“无”,而是指无论你来什么我自然就随顺你。无论你心里面有什么,但是只要不变成一个执着的东西,不变成一个实在的东西你就会变得非常自然、放松,是一个随意的流转变迁,它变化多端,来了和消失都很自然,这样才能使你的心灵处在超越和自然的清静状态。所以这个“空”在佛教禅宗里面又意味着一个心灵的境界。自从东汉翻译出《道行般若经》以后,般若系列的经典翻译了一次又一次,一直到唐代的玄奘都在翻译。

禅宗的核心观念和终极的追求,是从寻求自心转向寻求心灵的空灵境界。这种理论把佛教的“空”和中国老庄的“无”结合在一起,变成了中国禅宗有特色的理论体系。

    3、顿悟。以南宗为代表的中国禅宗的核心观念是顿悟。怎样才能顿悟呢?按照佛教的说法,顿悟就是能够理解到:内心本来就是空,外在世界本来也是一个空幻假象。所以要在心里面做到无念、无象、无住。

什么是无念呢?不是心里面没有念头,而是所有的念头不停留在内心。苏东坡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意思是说他跟人去爬山,爬到半山腰时,看到还有那么高没爬,实在是爬不上去了,所以心中很痛苦。于是就一屁股坐在地上。坐在地上慢慢就想明白了:有什么呀,我为什么一定要爬到山顶上呢?我为什么一定要有这么个念头固执在心里面呀?于是心里面就放松了,心安理得地坐在半山腰。这就是无念,就是不让某一个念头固执的留在心里面,成为驱动的你一种欲望。

什么是无象呢?外在各种纷乱的、复杂的”象”都会经过你的眼耳鼻舌身意,透到你的心灵里面来,成为诱惑你心灵的东西。可是无象说的是对于所有的像都不要把它当做”象”,所有的声光化电,五光十色,你都要把它当做风过耳,影过眼,都不是一个实在的东西,这个时候你就能够彻底的解脱束缚。

什么是无住呢?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吾心安处是故乡”。“无住”不是说不去住,而是说一切“住”都不把它当做固定的住。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够理解为什么后来的禅宗要强调“平常心是道”。一个平常心很重要,

在后来的变化里面,禅宗逐渐从刻苦、艰难、修心、入定,逐渐转向了轻松、自然、超越这样一条道路,这个顿悟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他不需要修行,不需要苦苦遵守戒律,不需要苦苦去学习经典道理,甚至马上就能够悟到真理的所在。所以禅宗最早强调的是“即心即佛”,意思是回到内心就是佛了。但是随着发展,禅宗在唐中期就是公元九世纪的时候,逐渐走向了“非心非佛”,心也不要了,佛也不要了,我就是我。砍柴、烧饭、喝水、困觉都是修行,都是禅,走到了自然主义的方向去了。这种转变的过程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4、不立文字。传说中有个维摩诘居士,他不出家,很放松,很自然,在家里面坐着,也能够达到空的境界,使中国士大夫非常仰慕他。《维摩诘所说经》影响了禅宗,也影响了很多士大夫。佛教本来是很相信文字的,所以佛教的经很多。可是佛教有一个最根本的东西,就是要把信仰的终极的地方回归到自己的内心,如果不把这些东西回归到自己的内心,启发自己内心的自觉,所有的道理都是白讲的。

佛教这种重视内心的思想传到中国以后,慢慢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与老庄思想的结合(老庄是讲究“道可道,非常道”,文字都是没有用的,能用文字表达出来的,都不是真正的真理),禅宗就越来越强调回到内心。正是因为过分的强调内心,逐渐走向了以心传心,不利用文字的道路。他们认为,苦苦学习经典,有可能反而使人被那个外在的道理所束缚。所以在禅宗说来,苦读经典那叫文字障。但是仅是靠内心的传播,没有文字仍然有很多道理不能传播,可是靠了文字,道理又会被传播走歪,念歪了经,被文字所束缚。怎么办呢?所以禅宗后来就发明出很多扭曲的、矛盾的方法,用一些非常奇怪的,违背逻辑和理性的话来启发人。这种方法就使禅宗逐渐走向士大夫化,比如说“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空手怎么拿着锄头,步行怎么又骑着水牛呢?还有“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这些话都是不通的。不通正好,就怕通,通就顺着文字语言走下去了。就像我说红灯,你就停车,我说绿灯,你就开车。禅宗就是不让人形成惯性思维。正是因为这是一个非理性、矛盾的语言,所以它恰恰破坏了人们对语言的习惯性的执着、依赖,这时候人们就会放弃语言。正是因为禅宗对于真理以及内心感悟的表达,通常不是通过经典,不是通过逻辑的语言,而是通过矛盾的、诗歌性质的、模糊的、非逻辑的语言来表达,瓦解了人们对语言的信任,于是形成了一个对真理认识的新方法。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