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突然想起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北极熊的小日子过得怎么样。我们的数据显示北极熊当时就是存在的,当气候变暖之后,这一批北极熊哥们儿在干什么呢?北极熊在那阵子,日子过得挺好。北极冰雪有没有融化,坦白讲我们不知道。不过如果现在这种低温都能造成北极冰雪融化的话,当时那种高温,北极冰雪有可能融化,但是我没有数据,不管如何,北极熊还是存活下来了。我们发现在很多地方,北极熊不是在冰上过的,以加拿大北部地区为例,北极熊常常跑到小市镇里面去翻垃圾来吃,它发现跟人过还挺好。所以,北极冰雪如果真融化的话,按照北极熊老祖先的规矩,它应该会跑到阿拉斯加、加拿大,或者是西伯利亚这些地方,和人类共同生活,这就是中世纪的情况。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阿拉斯加州州长佩林说,最近北极熊的数量还增加了一倍,因为气候对它根本没有影响。北极熊这么几千年来,早就已经适应了气温起伏不定的自然现象。
那么,读者们想知道气候变化的真正原因吗?经过这么几个月的调查,我想告诉各位读者,到底什么才是主要的驱动因素。从最近120年的全球气温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气温是从1880年就开始上升的,到了1940年开始稳定地下降,降到了1975年,然后再上升。你晓得西方国家说什么吗?他们说,就是由于你们发电厂排出太多二氧化碳,开车开得太多,坐飞机飞得太多,所以制造了二氧化碳,因此气温才上升。那我再请问这些西方的政客,你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汽车使用得多,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汽车使用得多?也就是我们工业化真正突飞猛进是在什么时候?是在1880年吗?还是在1940年之后?现代工业化的起飞基本上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那我问你,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1940~1975年的气温竟然是下降呢?而且不是降一两年,而是连降了35年?
在1975年之后,气温才开始上升,但是这个时候的气温上升幅度远远不及11世纪到14世纪的气温上升幅度。
那么问题就是——为什么气温会上升呢?按照我这些数据看起来的话,气温上升、下降其实很正常,实在没必要大惊小怪。读者有没有看过一部电影叫《史前一万年》?再请读者看看过去一万年的气温数据,气温上上下下很正常。和近120年的气温相比,地球最热的时候,比现在热好几摄氏度,而地球最冷的时候,也比现在冷得多得多。气温就这样一直是大幅度地波动。我请问各位读者,一万年之前,你有汽车、飞机吗?你根本没有,可是这个时候的气温为什么比现在还要高很多呢?
所以整个地球这么长的周期当中,气温起伏不定,是非常正常的。而且根据现在的数据报道,最近十年来,气温是非常稳定的,甚至我都担心气温有点儿下降的趋势,变得更冷了。那么驱动因素到底是什么?1893年,英国的天文学家爱德华。蒙德先生发现,在小冰河时期,太阳没有黑子。什么是太阳黑子?你看太阳的时候,上面会有很多黑点点,叫做太阳黑子。如果太阳黑子多了,就代表太阳活动更猛烈了,太阳更热了。如果太阳黑子少了,或者太阳黑子没有了,就表示太阳活动更弱化了,因此地球气候更冷。所以,太阳黑子就是欧洲历史上用来测量天气暖或者寒的标准。黑子多了,太阳活跃了,因此天气就热了;黑子少了,太阳不活跃了,因此天气就冷了,就这么简单,这叫做“太阳黑子说”。
1991年,丹麦气象学会的科学家记录了20世纪的太阳黑子。他们发现了这个结论。1940年之前这个阶段,太阳活动迅速增加,太阳黑子大幅增多,到了1940年,太阳黑子开始减少,因此气温下降,到了20世纪70年代之后,太阳黑子又多了,太阳又开始活跃了,因此气温上升了。所以,按照丹麦气象学会的科学家们1991年的论文来看,真正驱动气温变化的因素完全是太阳黑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