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正樑:关于中国大战略的思考

俞正樑:关于中国大战略的思考

世界战略形势正在发生史无前例的深刻变化,金融危机标志着西方统治时代的终结,替代性的领导架构尚未出现,世界秩序缺失,国际变数大增,安全形势堪忧,大风险孕育大机遇。对于中国而言,它有几层含义:第一,变化无常,无人称雄;第二,在全球机遇大于挑战,在东亚挑战大于机遇;第三,从中长期看形势对我有利,从短期看形势十分严峻;第四,既有大挑战,又有大机遇。未来10年是关键期,开局之年是战略设计年,也是战略调整年。要突破战略瓶颈,破解前所未有的战略性难题,大战略设计、大战略运筹最为重要。我们要以全球战略眼光,制定好、贯彻好一个明确的大战略,即一个前瞻性的全方位战略,向东西南北四个战略方向有区别地推进,在整个国际战略空间中,南北战略基轴线与东西战略拓展线纵横交互运作,增强中国在全世界的战略效能。这个大战略的核心概括起来就是六个字:南北稳,东西进。换言之,中国大战略的垂直线是纵向连接,求深度;大战略的水平线是横向拓展,求广度。 

一、南稳东亚和美国,稳住战略重点 

南面是我国周边地区的主要面向,主权冲突性矛盾激化,巨大的战略性压力剧增,构成我国大战略的战略重点,一定要稳住。 

一要稳住以南中国海为焦点的东亚,防止三海联动,控制住局面,软硬两手都要硬,齐头并进,不惧不躁,不再做被视为“软弱”的无节制忍让和妥协,不再放纵以小欺大,结束菲越等国边分享好处、边挑起事端的局面,要像在此次黄岩岛事件中那样显示自己行动的清晰原则,敢于对峙,敢于立信立威,树立起“靠得住、惹不起”的大国形象,增强对此事态的主动把握,表现出定力,谁敢打第一枪,坚决奉陪,必要时传递出中国“不想战争但决不惧怕战争”的清晰信息,要敢于显示强制力量,要用不断壮大的实力行使主权和维权,只有敢于维权才能真正维稳。 

黄岩岛事件是菲律宾有意试探中国在南中国海问题上的主权底线,中国要借此机会打破菲律宾正在为南海其他声索国树立的闹事模板,展示中国解决南中国海问题的新模式,也不能让菲律宾控制闹事的烈度和节奏,想闹就闹,想停就停,必须让它们为此付出代价,中国要顺势而为,力争在此次争端中确保对峙完胜,并在黄岩岛设立永久渔业基地,控制该岛周边海域,掌握通过环礁唯一通道前往该岛的控制权,不能再失去在南中国海的机会了。这将为有关各方观察中国对策提供一个关键的参考指标。更重要的是,应以此次对峙为契机,尽快展开加强南中国海治理的系列行动,逐步恢复对争议岛礁的有效管辖。目前,不但在南中国海,在东海和其它海域也同样可以看到中国执法船主动出击,把海洋事务作为中国内部事务处理,凸显了中国捍卫主权的坚定态度,这是中国海洋政策调整使然。中国还应立即建立海岸警卫队,全面提升海洋执法的密度和级别,敢于使用各种手段,捍卫亚洲和平发展与海洋安全局面,在海洋战略态势中占据战略主动,其中包括加紧海洋基础设施建设、油气田开发、旅游开发、鼓励渔民恢复在争议海域的传统渔业活动以及规范和强化行政管理等,同时,奖善惩恶,对首恶者实施全方位制裁,置其于困境,只用规劝和抗议让作恶者冷静下来往往是徒劳的,我们更没有向它们嘴里塞糖果哄它的义务。我们重点要以基于经济优势的务实合作为手段,大力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把经济优势转化为政治和战略优势,着力破解美国在东亚的“合纵”,克服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经济体系与以美国为核心的东亚安全体系二元分离的现象。 

目前,美国正在最大限度盘活在亚太地区的“存量”战略资产。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该地区采取前所未有的努力,推行“前沿部署外交”和“巧实力外交”,开展新战略与经济对话,创立和加入重要的多边机制,甚至突破与缅甸的关系,以巩固原有联盟和建立新联盟,这是需要认真对待的。像菲律宾这类国家的底气只是来自美国对南中国海问题的介入。但是,最终阿基诺总统也只能望洋兴叹:“我们不能依靠别人,只能靠自己。”美国对自己义务的看法和其伙伴的期望之间存在明显差距,简言之,无论在战略上还是战术上,只能是美国绑架别人,而不能是美国被别人所绑架。 

同样,稳住朝鲜半岛的局势也是一项严重的任务。中国要推行积极的危机管理政策,维持朝鲜半岛稳定,敢于对朝鲜的行为坦率表达自己的态度,赞成就是赞成,反对就是反对,避免朝鲜误判中国的对朝思维,更不用说“绑架”了。中国不能什么都承受,也没有在国际场合总得护着谁的义务。中朝是朋友,朝鲜就必须把中国当成朋友,就应该像胡锦涛在今年4月23日会见朝鲜劳动党代表团时说的那样,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战略沟通和协调。朝鲜不能搞突然袭击,不能搞莽撞之举。朝鲜应该对两国关系保持高度的理性和冷静。中国是朝鲜政治稳定、国家安全、经济生存的关键因素之一,其意义绝不小于它拥有的核武器和战略导弹。中国支持朝鲜及半岛稳定,但是中国大战略的面相当宽广,如果朝鲜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就应当珍惜两国关系,不断扩大共同利益,防止战略不协调。 

二要稳住美国,保持中美关系基本稳定,至关重要。随着美国战略、军事和外交重心开始向亚太地区转移,一个以关岛为大脑,以韩国、日本和菲律宾、新加坡以及澳大利亚等国为手脚的战略态势逐渐清晰起来。据参加今年年初日美磋商的人士透露,美方表明的基本想法是,逐步形成包围中国的态势。4月27日日美双方出台了新的驻日美军重组计划,将美国海军陆战队分散到关岛、澳大利亚、冲绳等地,进行由“点”到“网”的布局。日本媒体披露美日密商的每个细节都与中国有关。这是一个遏制中国崛起、从战略上动摇中国的战略。《德国之声》评论称,美国正在给中国套上火环,两国关系势必前所未有的复杂。著名美国学者裴敏欣认为,“中国处于世界上环境最为险恶的一个地缘政治区域内。”南中国海已经成为世界新的地缘政治节点。美国是中国海洋问题的根源。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马中豪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