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清晰的年代,尖利的现实足以激活每个人的痛感;这是一个暧昧的年代,理不清过往,辨不明未来。搜狐读书•文化2011年问道学界专家、文化名人,以期通过他们解密中国社会文化,让芸芸众生看个清楚,来个痛快。
问题:何为艺术创新,什么环境更有利于艺术发展?
陈丹青:在文革中,在文革后,出国前,我一直就不知道为什么对中国的艺术教育不舒服。但最不舒服的就是回国这10年,现在越来越不舒服。不舒服的原因就是我们充斥教条,我们的艺术教育。创意对我来说就是一句大话、一句空话、一句废话,一句什么都没有说出来的话。
没有艺术这件事情,只有艺术家。为什么呢?我们还要追求艺术的原创创意究竟是指什么,我非常希望我是错的,我以为取决于天才、个性、时代这三个因素。
真正让你能够创新,真正能够让你做出跟前面的人不一样的事情,其实取决于自由。我说的自由就是你切切实实内心的自由。当一个人言论自由的时候,并不是说我们这个国家就可以谈政治,谈时事,帮助社会,不是这个意思,是人被解决开放了,你打开了,什么都会发生。
2011理想国沙龙创意空间 主题 不要想到创意
陈丹青:大家知道,我年轻时代其实没有上过艺术学院,大家也知道,我其实老是说一些不恭敬的话,对咱们国家的艺术教育。这里面一半是出于对体制的愤怒,另外一部分其实是出于艺术教育本身,我向来就不舒服。
在文革中,在文革后,出国前,我一直就不知道为什么对中国的艺术教育不舒服。但最不舒服的就是回国这10年,现在越来越不舒服。不舒服的原因就是我们充斥教条,我们的艺术教育,什么是教条呢?就是大字眼、空话、废话,然后变得所有青年人从大学里走出来,就是满嘴大话,空话,创意对我来说就是一句大话、一句空话、一句废话,一句什么都没有说出来的话。但是没有办法,主办方还是要把这个讲座弄成一个所谓叫什么?创意空间,这个空间就有创意了。
我从头到尾不相信理论的词语,如果在场有理论家的话非常抱歉,我有时候涉嫌在谈论理论,但是我非常不信任理论词语的人,我实际上还是一个画画的人,讲得漂亮一点,就是我搞创作的,不是搞理论的。但是我没有办法,我已经活在这个词语当中,我们大家都活在这个词语当中,我尽一切可能都是劝年轻的艺术家也好,大学生也好,不要相信理论词语,没办法,有时候用到,但是你不要相信这个词。其中,就包括创意这个词。此外,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不相信的词,比方说原创,比方说创新,比方说创造,创意、风格、主题、专业、美学,这些词我都非常不相信,在我看来都是废话。
为什么呢?艺术已经好几千年了,无论是东方文明、西方文明,没有比艺术年龄更久的一件事情了。可以久到人类还在地上爬的时候,就已经有艺术了,但问题是当时艺术这个词都没有,很多文明连文字都没有,已经有艺术了。今天看非常非常有创意,他不知道这两个词。中国的先秦、两汉,就已经有《诗经》,已经有艺术,已经有文章,今天很难。西方我们挂在嘴上就是希腊,就是罗马,公元前一千年,五百年,两百年,希腊、罗马时期,那个创意今天无可超越,此后文艺复兴一直到今天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西方一再一再再回到希腊这个源头。可是在座有没有哪位可以告诉我,希腊艺术最重要的创意是什么,最有创意的人是什么?至少我说不出来。我很希望刚才举手的设计家和艺术学生哪位愿意先给我解释一下什么是创意?我等着,哪位愿意告诉我,我知道你们的教学语言、考试题目经常会提到创意这个词。哪位愿意说一说?
观众:创意应该就是创作性的、个人性的理念表达出来,就是充满个人的特色,与众不同的,只属于你的,这是我理解的创意。
陈丹青:你起先说创造性的,个人性的,后面那句话我同意,前面我和你一样,不得不用这个词,但是真的很难具体解释这个词,我们可以查一下字典,字典怎么解释创意?比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贝贝特举办理想国,这是一个小创意,理想国的沙龙也是创意,沙龙在哪儿办,怎么办又牵涉到无数创意,所以我想有时候不要把创意这个词太放大。
昨天下午我不知道有多少同学昨天下午来了,有一位歌唱家,盲人,周云蓬,把他请来一个学术创意的沙龙,这就是一个创意。据说这几天来最动人、最成功的两个钟头,草地上很多人,很多人在流泪,正好我昨天不在,问题是他看不见,最后大家感谢说,今天这个创意好了,主办方太好了,他就问谁是主办方,他都不知道,但是一点不妨碍他唱那么好,大家会哭。此外昨天晚上请来一位香港的人,据说他一上台把自己头包起来了,这就是一个小小的创意,你们就会高兴,哥们儿来这一招。他是说唱歌手,结果他头上包起来,有点小小的以外,这就是创意。
我为什么一上来就厌恶这一类词语,因为我前两年在做老师,我必须填表,表上有一栏说,你的作品的原创是什么?原创作品是什么?不扯淡吗?我是创作者,我怎么可以说我的作品的创意是什么?这个东西向上汇报,一个行政词语,可是行政词语又要跟艺术沾边,所以我玩儿一个原创,这是羞死人,你没有一张英文表格说,跟毕加索填个表格,您的创意是什么?而所有学术论文,所有的创作都一再要求说,你们要拿出原创性的东西来,你们要有创意。一个很高的要求放在你头上,说你要拿出创意、拿出原创,吓坏人的事情。艺术是几千年,没有几个人称得上是原创的。
所以我今天在拼命想,就是我不能回避这个问题,艺术里是有这回事情,就是有一个时期,有一路风格,或者有一个阶段,甚至有一个人的时候,他真的让整个艺术史忽悠了,一个新的艺术出来了,是有这件事情的,我们把它叫成创意,或者创新,或者是原创。那这个是什么呢?我今天想了一想,我想,涉及到这样的艺术,让大家吃惊,然后让历史重新改变,然后从此对后来发生影响,这样的事情其实跟艺术家个人无关,而是跟一个上帝指定的一个时间段有关。在这个时间段里出现了一些事物,这个事物后来被称为是创造性的。我只能在艺术的范围里讲,因为在其他范围,经济领域、政治领域也会出现这样的时刻,忽然一件新的事情发生了,从此这个世界改变了,又过了多少年,更新的事情出现了,这个世界又变了,我们把它叫做在艺术范围里面,真正起作用的创意第一个是工具和媒介的发明。这才谈得上创意。
工具和媒介很广,诗经出现的前提必须有语言文字,在前语言时代,前文字时代,人类其实已经有歌唱的冲动,有叫的冲动,而且是悲哀的,快乐的、狂喜的,恐惧的,情绪都有了,但是诗这个词没有出现,文字都没出现。有了文字,我们在无可考证的情况下,出现诗经,出现四言或者三个字,或者7行,或者9行,或者14行这是最早的,可是绝对没有创意这个词。这些词都很晚见,而且是从日本翻译过来的,中国没有创新、没有创意这个词,这是很晚的。
文字是一个媒介,出现了诗。此外非常重要的是最早的雕塑,是从石头里来,或者从木头里来,你们看非洲雕刻,非洲雕刻人类忽然发现这个木头是可以雕来雕去的,雕出一个东西来,这是一大发明。
我们在巫术当中,礼仪当中这个木头有用。大家看到非洲木雕就可以看出来。中国最早用的工具不是石头、木头,而是中国的玉,玉文化非常非常早,公元前3000年,后来的玉无法超越。像毕加索那样的人,这么一个创新的人他不说创造这个词,他说我发现,发现这个字要比创造重要,最早的人类就西方人发现了石头,中国人发现了玉,非洲人发现了木头,这个可以被称为创造。
再有就是绘画,我今年一月份去了罗马,重新看了罗马和一部分希腊时期的壁画,我在找一个材料,什么材料呢?在文艺复兴初期,就是十三世纪出现诗壁画,大家在美术学院待过就知道,现在有一个课叫材料课,不知道什么时候设立材料课,里面教坦培拉,知道坦培拉的同学举手,你们比我幸福,我从来没有机会上过这样的课,我上课的时候都没有这样的技术,后来有人带回来这样的技术,我到目前不知道湿壁画是怎么回事,我只知道趁墙湿的时候就得画。
我们现在大约回溯了一个在绘画上,西方绘画上一个工具发明,和媒介的发明,但是另一个盲点又出现了,咱们中国是用墨和毛笔开始写书法和画画的,有所为书画同源说,我一半同意,另外一半不同意。现在讲的是谁知道中国最早是在什么朝代中国人发明了墨和毛笔?纸是后来的事情。如果告诉我,我们就解决了一个问题,我们中国人的原创,在工具上的原创是什么时候,什么人做的。
观众:相传,只不过是像传说的意思,是在伏羲的时候。
陈丹青:那不得了。比三皇五帝都要早。这很骄傲的一件事情,中国人还是牛B。所以我只承认能发明这种工具的人是原创,是创新,咱们千万别以为这个我今天画出一张画,风格跟上一个人不太一样,这个就叫创造,我很尊敬这个创这个字,不能随便要求别人、要求自己去创造,真正创造古人早就做好了,没有几个幸运的时刻,人类可以说我创造了一件东西,发生的事情都是这个媒介出现以后,一代一代人使用它,其中出现一些天才,我们误以为那也是一种创造。我这个说法可能不对,但是啊,我先把它第一个定义放在工具和媒介的创造。
第二个,我觉得进一步了,就是题材的发明。还是用中国的诗来举例子,像诗经那个时代,还没有那么明确的说法,所谓四言、五言、七言,那是后来的事情,但是的格律已经出现了,你可以称它为题材.诗经就是中国诗歌的摇篮,最早的题材就从诗经具备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