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到魏晋开始延续一部分汉赋,慢慢发展到隋唐,这七律,七绝,五律,五绝慢慢出现了,题材就越来越多。这都是阶段性的发明,但是比不上最早的诗经,奠定了一个诗的最早的形式。
雕刻、绘画也是这样的。最早的绘画,意大利的绘画,出现在教堂里面。你没有教堂,不能设想后来会有这么多绘画。单幅绘画,风景、肖像,很晚的事情。出现在梁上、天花板上,墙上,地上,绘画摇篮是在教堂里面。在中国是在庙堂,一样的,你们今天看两汉的话,古墓,中国有一个庞大的绘画的摇篮就是坟墓,今天到西安去看,最伟大的画跟坟墓有关,没有坟墓就没有绘画。这是一种原创。
音乐也是这样,中国最早是礼乐,皇帝登基的时候,祭祀的时候,需要音乐,可惜这样的音乐失传了,我们只看到编钟,但是音乐是怎么样的,其实不很可靠了。在西方比较有脉络可寻,最早就是颂歌,基督教过来的,颂歌慢慢发展到清唱剧,管风琴,然后在慢慢发展到我们后来知道的格局,这里面又要提到乐器的发明,乐器越来越多的时候,慢慢出现了所谓分成室内乐和交响乐两个部分,这都是决定性的改变。这个里面你其实找不到哪一个著名音乐家的名字,你找到一些无名的人,没有被历史记住的人,当时没有考据的工作,是这些人创造了后来我们知道这么伟大的一个音乐题材,音乐类型。
好,工具、媒介、类型、格式,我认为这是取决于有没有创意,取决于艺术有没有创意的。
接下来就轮到艺术家,这个时候要强调一句话,贡布里希在他的通俗艺术史的第一句话,没有艺术这件事情,只有艺术家。这是这么简单、直白的话,但是说尽了整个艺术,非常非重要。为什么呢?我们还要追求艺术的原创创意究竟是指什么,我非常希望我是错的,我以为取决于天才、个性、时代这三个因素。
天才论是很早被批判的,但是至少在贡布里希这句话,艺术史由几个艺术家构成,没有这几个艺术家不能设想这段艺术史。天才论是对也好、错也好,我们存而不论。
京剧就遇到一个时代,就是两百多年前,徽派进京,然后进了以后遇到一个慈禧太后,照现在说法,就是大赞助商,大赞助人,她好这一口,所以京剧起来了。
京剧以前是粗戏,乡下戏,当时雅的是昆曲,从明朝开始,昆曲慢慢慢慢没落,服务的阶层可能太雅,当然里面有很多原因,京剧起来了。京剧到了清末明初,就是慈禧,光绪晚年间,我们国家最多事的时间,正好是京剧忽然百花齐放,尤其到了民国初年,变成了一个全国性的风气,无论是雅人还是俗人,是军人还是文人,有点像意大利歌剧那个阵势。真是非常亮丽的风景。有人曾经很详细地历数名伶没落和命运,这些人的没落就是京剧的没落。没角儿就没戏,咱别光谈原创、创意,就是人没了,这艺术就没了。
所以我最后的结论是这个,但是这个结论有点太粗,我们可以用这个观点去看看所有阶段的美术史,其实都是一样,文艺复兴我们一上口就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菲尔。是的,没有这三个人,最高时期就不能想象,我越看得多越喜欢更早期的,就是之前说的那些人,这些人活跃在十三世纪末期十四世纪上端,前后跨度也有上百年,如果今后到一些小镇上,多少教堂一进去全部是壁画。而且如果没有偏见的话,我以为要比文艺复兴盛气还要画得好。但是仔细算一算,不到20个人,这里面最重要不到10个人,这10个人就是我们今天口口声声的文艺复兴,而且就在乡下,镇上。
同样的情况中国有没有呢?有,早的我们无法考证,我们说近的,近的就是元朝、明朝、清朝,这一路下来是文人画的黄金时代,前后时期长达如果把一部分宋也算上去,大概上千年,可是你仔细去扒拉扒拉看看,几乎是江南的事情,除了北宋有一部分长江以北的画家,从南宋以后,尤其从元开始,差不多就是江南的几个省的事情,尤其到了清代和民末,就是董其昌等一批人……就是很小一个地区,构成整个中国灿烂辉煌的文人山水画,那么长的一段历史,天才、个性、时代。天时地利人和,就会构成这么几个人。
我们今天仍然无法解释为什么1910年、1920年前后,京剧会出现那么多天才,你远的去追可以追到十九世纪末,谭先生是在1880到1890年,盛期是1910到1920年左右.
中国诗歌也是这样,魏晋你把曹操拿掉,曹家父子拿掉,陶渊明拿掉,还有谢灵运什么拿掉,你没办法谈魏晋。唐朝不要说了,初唐几个人,盛唐几个人,晚唐那几个人,一拿掉,就没办法谈唐诗。所以我希望我们在谈论当中记住这句话,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大家记住这句话回头再去看艺术史,情况会不一样,为什么呢?有可能你会回到自己身上,当然不是说每个人都是天才,但是今天大家年纪这么轻,跑到艺术学院,然后挤在这个地方听,无非将来有作为,说不定你真的是天才,将来你就是一个大诗人、大音乐人、大画家,大设计家,当你这样看历史的时候,这个历史跟你就有关系了,因为你有可能。当老师跟你说,哥们儿拿点创意出来,你一头雾水,我怎么拿法。最简单就是抄,我们的论文就是抄出来的,我们的创作千篇一律。因为没有办法,要交差只能抄,考试只能抄,毕业创作只能抄,就这么对付。
我们今天很幸福,生在二十一世纪,长在二十一世纪,这个是高度传播的实际,我们不用出国,我们可以听到全世界的音乐、电影、差不多看到全世界的画,比较吃亏的是画要看原作,但是今天出国变得没有那么困难,有一天你们会看到整个欧洲、整个美国、整个东方、日本,你们会看到这个眼界。
跟我那代人比,你们已经在高度传播的时代,整个艺术史在你的面前,不论你学文学、音乐、美术、雕刻,你们条件太好了,眼界起点就比我们高,所以这个时候如果你认识工具,然后你把握题材,你有眼界,你有各个时代的东西,你就有希望。
但问题是,天才贡布里希说的,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第一天才他要看时期,有些不可解释的时期大批天才降生,还有一些时期过很久下来一个天才。我们不能对艺术史的进步报太大的希望,为什么呢?我们回看艺术史,它变成平面,我们从希腊一下子看到文艺复兴,其中隔了一千多年,我们从唐朝看到宋朝,当中有隔了好几百年,然后从元朝看到清朝,将近七八百年,可是在印刷品上,在书上是一页翻过去就已经几百年翻去。这个时候我们有一个错误的判断,就是速度。
这一下到了现代,到了现代我希望大家注意一句话,毕加索说过的,我曾经引用过,他这个话有点长,也有点不好懂,但是我大约可以重复一遍,他的意思是说什么?他说,希腊和文艺复兴比我们好多了,为什么?他们在同一个规则中画画,然后比较谁有才气。但是从梵高开始,每个人必须是自己的太阳。他说过这么一句话,我没办法一字不差的重复,但是他讲到好几层道理。第一他是二十世纪最大胆,最有原创,最有破坏性,真的是最有创意的一个艺术家。可是,他晚年会说出这样的话,他说我非常羡慕希腊人和文艺复兴人,他们在一个规则中创作。
也就是说,整个古代的艺术,音乐也好,诗歌也好,绘画也好,其实他一直在一个大的规则当中,当出现哪一个了不起的艺术家,他只是因为他个性的原因,他的天才,让这一部分艺术有一点点差别,比方同样是画画,画耶稣,或者是同样写圣歌,到巴哈那儿他给了一点点个性进去,结果他就跳出来了,结果毕加索会羡慕文艺复兴人,羡慕意大利人。
关键就是梵高,他把梵高作为一个时间点,从梵高开始,自己必须是每一个人的太阳,就是你得为了你的个人风格,整个重新制造一套规则,这个规则过去没有过,你的朋友也没有,只有你有,你在这个规则里面去创造。他其实把创新、创意这句话用非常形象的方式说出来了。希腊人、文艺复兴人是一个太阳照着他们,照在不同的脸上有不同的风格,到了梵高,他自己造一个太阳照亮自己,毕加索这句话非常有意思,我经常会想起这句话。
最后,我想说,真正让你能够创新,真正能够让你做出跟前面的人不一样的事情,其实取决于自由。但是自由这句话又被我们说坏掉了,一说自由我们会想到一个政治概念,民主啊、自由啊,什么反抗这些,我自己在写作当中很少用到自由这个词。为什么?我知道很多词在中国的语境当中都被用坏了,要不高度政治化,要不非政治化,我都不喜欢,我说的自由就是你切切实实内心的自由,这种自由我们在今天的很多场合里还能看得出来。
我相信大家的性格就有自由的倾向,有些性格特别大胆、想自由,但是你自由不到哪里去。有一个摇滚歌星,没事看电视,记者扯了半天,他说你能不能用一句话告诉我,他回答,就是言论自由,当一个人言论自由的时候,并不是说我们这个国家就可以谈政治,谈时事,帮助社会,不是这个意思,是人被解决开放了,你打开了,什么都会发生。每个人都有才能的,小偷也好。但是你在自由的空间,你可以做出很有意思的事来。这就是我看到表格里那么多创新、原创我心里就笑,扯淡。
提问:是什么因素让你总是对年轻人这么关爱,希望大家能够自己做角儿。
陈丹青:我没有关爱青年人。是你们把我弄成这个样子,我也不太有这样的资格。来了有这么多人,下次他们又让我出来,但是你到我这个年纪你会明白,差不多人到了35岁以上,40多岁有一种性格会很喜欢看到年轻人,其实要想有个孩子,我又没有儿子,我只有一个女儿,所以我很早发现我很呆的看一个年轻人,我很奇怪为什么很喜欢。
另外一方面有一些人年纪大了会讨厌年轻人,因为年轻人提醒你你老了,快死了。我很讨厌大人说我关注你,关心你,我从小就想逃开大人。我在这种场合我有时候会觉得就是不要脸嘛,你怎么知道人家喜欢听你说话?我对大人的印象一直不好。对我那个年代的大人,也有非常好的,对场面上的大人我印象都不好。所以到现在我自己也变成大人了,经常会提醒,别让年轻人讨厌,所以等你们年纪大了也别让更年轻的人讨厌,就这样。我们这个文明是老的杀小的,就是这样,20年前就是这样,不管的,就杀的。
提问:您说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您同意这种观点,但是我认为以您的说法,整个历史甚至说一个时代会出现几个艺术家,而我们在座有这么一群人全部在学艺术,甚至一辈子都想做艺术,有关于这个,我们会很努力的变成天才,但是如果我成不了的话,我们作为一个绿叶我们希望得到一个肯定,您觉得呢?
陈丹青:这个都是教育在起作用,什么我是绿叶,什么我是螺丝钉,其实他在给你分等级,有一天你变成你同学里面的一个被分下去了。同班同学已经当处长、局长,结果你还是科长之类的,你不要相信电视台诗一样的语言,红花绿叶、春天怎么样,特别文艺腔,我也不是天才,我做不到像我敬仰的那些大天才那样,可是我一辈子过的太幸福了,我一直在做我喜欢做的事情,就可以了。所以取决于你的野心是什么,你想干嘛,如果你认为你是梵高,你不能证明你是梵高,那没有办法,你也牛B了一把,你就想象你是梵高。
刚才有人说到工匠,没有名的艺术家,我也非常尊敬他们。先秦的艺术,希腊的艺术,绝大部分没有名字的,比后来的艺术家要强多了,你们真的看到一屋子希腊的东西,你看看没有几个留下名字的。不要自卑!高兴就可以了。
提问:我是没有大学毕业,我的文化在初中,因为我不喜欢上学,我一直在外面学音乐,但是我会发现我身边很多那种按部就班从小读书读书,九年义务教育到高中考试的同学,我感觉他们总跟我报怨很多很多,就像一个怨妇一样,我觉得他们很不自由的。往往很多就是没有高中学历,初中学历就帮家里放牛,我觉得这样的人更自由,我是想问您,您觉得我们所谓这些九年义务教育是真正教育我们还是束缚了我们,我们的教育体制改变不了的话,我们如何追求我们要的自由。
陈丹青:你现在就是自由。你的耳环一个又一个,这也算一个小自由被你争到了。至于九年教育,不能说没有完全教会你什么,还有一个基本算术,你钱不会找错,这是我受过的全部教育,其实就可以了。比九年完全不上学,不能想象的事情。但是不要指望它给你太多。其实真的是希望管着你,别出事儿,就是这样。但是问题是,你可以自我教育。人当然会变的,我们小时候受的什么教育?我现在变成这个样子,你们的起点已经很好了,我那时候想看苏联电影什么的都不行的,现在美国电影你们都不要看了,这个世界基本是打开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