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和平B计划:西方作妥协中方强调耐心

叙利亚和平B计划:西方作妥协中方强调耐心

核心提示:“西方在博弈中做出了妥协,但有得也有失。得的地方是,达成了成立过渡管理机构的共识,这意味着要取代叙利亚现政府。而失的地方是,没有把巴沙尔排除在外,过渡管理机构要包括叙政府和有关各方。此前,西方一直要求巴沙尔出局。”

6月29日,叙利亚问题“行动小组”外长会议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召开的前一天,联合国-阿盟叙利亚危机联合特使安南乐观地表示,“明天能开一场不错的会”。

这次会议由安南筹划,5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以及土耳其、伊拉克、科威特和卡塔尔4个中东地区国家的外长与会,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阿盟秘书长阿拉比和欧盟负责外交与安全事务的高级代表阿什顿也应邀赴会。

安南的乐观预期没有落空。会议就继续推动落实安南“六点建议”和安理会有关决议、在叙利亚成立由叙各方组成的过渡管理机构等问题达成一致。

今年2月出任叙利亚危机联合特使的安南已为促成危机的和平解决奔波了4个多月,但叙利亚国内的流血冲突从未停歇,他的斡旋也屡屡被西方媒体质疑“走向死亡”。

西方作出妥协

原定于当地时间上午10点举行的会议推迟到中午12点才开始,此后所有的会议议程都一推再推。因为是闭门会议,媒体无从知晓会议一拖再拖的具体过程,便从会前会后发布信息中的蛛丝马迹来探寻究竟。

路透社在会后的报道称,分歧主要集中在叙利亚政治过渡问题上。

很多记者都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称谓的变化:会上形成的共识中,包括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在叙利亚成立由叙各方组成的过渡管理机构,而在会前安南的提议里,这个称谓还是过渡政府。

一词之差的变化在于:“政府”的目标过于明确,矛头直指叙利亚现在的巴沙尔政权,要替而代之。而“管理机构”,则可被理解成调解叙利亚内部矛盾的综合机构。

路透社分析称,俄罗斯在促成这个变化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俄一直强调,叙利亚的命运该由叙人民自己来决定。而在此问题上,中俄立场基本一致。

会上会下,西方和俄罗斯的博弈从未停止。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重申,巴沙尔的去留应由叙人民来决定。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则明确表示,巴沙尔必须下台。

会议公报没有具体涉及巴沙尔本人的去留问题,并明确,过渡管理机构要包含叙利亚现政府。

“西方在博弈中做出了妥协,但有得也有失。得的地方是,达成了成立过渡管理机构的共识,这意味着要取代叙利亚现政府。而失的地方是,没有把巴沙尔排除在外,过渡管理机构要包括叙政府和有关各方。此前,西方一直要求巴沙尔出局。”中国外交部公共外交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说。

中国驻叙利亚前大使时延春也认为西方做出了妥协,原因是叙利亚内外出现了太多的变数,西方在静观其变。

叙利亚内部,反对派没有形成合力,巴沙尔政府的控制力并没有受到削弱。外部,作为“挺战派”积极分子的萨科齐下台,法国新总统奥朗德的立场没那么强硬。另外,中东大国沙特现在的接班人问题迫在眉睫,重心放在国内。其国王阿卜杜拉已经88岁。过去8个多月里,两位王储苏尔坦和纳伊夫先后去世。眼下最着急的是确定新王储人选。

“中俄的态度不会软化,西方要求得共识,只有选择妥协。”时延春说。

中方强调“保持耐心”

虽然在日内瓦只有短短一天多的时间,中国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在会上会下展开了高频度的外交活动,除了出席会议,杨洁篪还与安南、阿盟秘书长阿拉比、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伊拉克外长兹巴里等进行了会见和接触。

“杨洁篪在会上提出的四点主张和会议最终达成的共识是吻合的。中方这次更强调国际合作这一面,也对促成共识起到了积极作用。”时延春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杨洁篪所提出的中方四点主张:一是始终坚持政治解决的正确方向;二是坚定支持安南特使的斡旋努力;三是切实尊重叙利亚人民的自主选择;四是对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既要有紧迫感,同时也要保持耐心。

就中方为会议取得积极成果所作的重要贡献,安南和阿拉比在会议结束后向杨洁篪表示感谢。

“杨外长提出了对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既要有紧迫感,同时也要保持耐心,这个说法是中国第一次提。杨外长强调要切实尊重叙利亚人民的自主选择。这表明,中国没有一定要保护谁在台上,或不让谁在台上,中国没有这样的政策设计。”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