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刊文谈《李鹏论宏观经济》

人民日报刊文谈《李鹏论宏观经济》

展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光辉历程

——学习《李鹏论宏观经济》

近期出版的《李鹏论宏观经济》,收入了李鹏同志1984年至2006年间,关于全国经济工作的报告、讲话、谈话、文章、函电、答记者问等277篇,约120万字,其中近半数文稿是首次公开发表。书中所收文稿,集中反映了李鹏同志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期间,参与中央决策和处理重要经济事务的过程,体现了李鹏同志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制定国家经济政策和主要宏观调控措施、推进全国人大经济立法和监督工作等方面的重要思考,记录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

李鹏同志一直坚持写日记和工作笔记,保存下了完整的资料。对于以他个人名义发表的文章,他一贯是亲自动笔和仔细修改完善;有关李鹏同志的报道,也都经他审阅。我们以日记记载为主线,从档案文件、各地方各部门提供文件和公开发表文章中,收集整理了李鹏同志有关宏观经济的原始文稿,并作了必要的注释和文字订正。李鹏同志确定了收录篇目并逐篇审定了全部文稿。

文稿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一是政府工作报告和人大报告等重要文献,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书中收入了有关宏观经济的部分内容。

二是总结经验的文稿,特别是李鹏同志从党和国家领导岗位退下来以后,出版日记体著作时所作的总结性文章,精辟概括了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宝贵经验。建议读者重点阅读。

三是反映宏观调控中经历的重大事件的文稿。这些事件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处理和总结的全过程,从中可以取得规律性的认识。

四是有关考察、调研经济工作的文稿。这些文稿涉及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农业水利的发展、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等。阅读这些文稿,可以看到他的工作思路、掌握政策的尺度、采取的措施和坚定完成任务的决心。

李鹏同志十分重视调查研究,早在1983年就要求干部“多学习,少应酬;察实情,办实事;重质量,讲效率;顾大局,守纪律”,并身体力行。在制定“八五”、“九五”计划和十年规划时,他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建议,对今后制定计划规划仍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他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后,狠抓缺电这个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不放,一年亲自抓四次,一连抓了三个重要战役。以后每年都关心电力建设安排,关注是否做到适当超前。建设三峡工程时,他亲自担任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主任,每年都去工地和库区考察,一共去了十九次,直到工程全部建成。他先后十五次前往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考察指导工作,解决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当发生重大灾害时,如特大洪水、森林大火、重大空难事故等,他都亲临一线,实地处理。

五是有关经济立法、执法、监督的文稿。李鹏同志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后,从政府岗位转到立法监督、依法治国的岗位。他在任内全力以赴抓立法,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体系做了大量工作。文稿反映了九届全国人大坚持法制、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

阅读《李鹏论宏观经济》,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一、两篇文稿为全书纲要

《中国将长期保持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这是1996年10月28日李鹏同志在参加国家行政学院落成暨开学典礼后的授课讲稿,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方针政策。本书最后一篇《关于经济工作的若干思考与体会》,是李鹏同志为《市场与调控·李鹏经济日记》一书所作前言的主要部分,集中反映了李鹏同志关于经济工作的思考与体会,是全书的高度总结概括。

二、制定大政方针,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

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资源相对不足、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人均经济指标处于国际较低水平,虽然经济总量显著提升,综合国力大为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仍属于发展中国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李鹏同志在处理经济事务时,强调要努力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大体平衡,切实搞好经济总量的控制。要实现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必须继续把加强农业放在重要地位,必须进一步控制基本建设规模,必须严格控制各项财政支出和货币发行量,努力做到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的基本平衡。

李鹏同志指出,要有结构合理的、有效益的可持续的速度,不要盲目追求过高增长速度,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都不要急于求成。他说:“不要再追求过高速度,不要有水分的速度,而要实实在在的速度,关键是要合理调整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三、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李鹏同志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对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以公有制为主体,就是使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的总量上应占多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就是国家要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主要是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金融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也应掌握在国家手中。各类合资、合作、股份制企业中,国有投资和集体投资部分也是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形式。

李鹏同志同时还强调,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下,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参与经济建设,所以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吸收民间资本、提供就业机会、发展第三产业、满足市场需求。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四、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带领全国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李鹏同志认为,我国的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应该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先富起来。先富起来的地区应该帮助欠发达地区,逐步缩小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差距,先富起来的人应该回报社会,帮助和带动未富群众也富起来,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关于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缩小地区间的差距,李鹏同志提出了以下具体措施:开发中西部地区资源;建设与资源条件相适应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和水利;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相应的加工工业,以及其他和资源有关的加工工业;调整资源性产品价格;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支持中西部地区;在中西部多安排一些采用国外优惠贷款的项目;鼓励东部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支持中西部地区。

对于解决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李鹏同志提出:“要靠提高劳动人民的工资收入,限制国有企业高管层的收入与职工和社会平均工资的差距,征收个人所得税以及开征其他一些新的税种等方法来加以调节。”

李鹏同志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强调要下大力气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温饱问题,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经济、脱贫致富。

李鹏同志十分关心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冷暖,要求把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分流安置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做得更稳妥一些。他指出,国企改革涉及千百万下岗职工的切身利益,他们为我们的国家作出过重要贡献,在改革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职工和社会的承受能力,千方百计保障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这样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要在落实下岗职工和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的前提下,用剩下的力量办其他事情。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