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道路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2)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道路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2)

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精神

二、要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利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实践经验:科学发展观是被实践证明的符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总结概括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在科学发展观这个问题上形成的一系列创新思想时明确指出,我们党十六大以来的这十年之所以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和进步,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我们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理论指导。由此我们也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的一个重大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一经提出,得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深刻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所以取得了如此重大的成就,正是因为我们在实践中深入贯彻了科学发展观。所以,科学发展观是从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又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党的十七大对于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等作出了明确概括。对于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基础作出了具有说服力的概括,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实际,总结我国的发展实践,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发展出现了新的阶段性特征,就是党的十七大总结概括的八个方面。这八个方面的阶段特征表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一方面成就不少,另一方面问题也不少,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着一系列“两难”问题。正是在着眼于回答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遇到这么一系列“两难”问题的过程中,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了新的阶段,丰富和发展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又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战略思想。这五个“是”的论断,无疑是比较集中地概括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定位,初步概括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精辟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这四句话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十七大报告又对这四句话做了全面的阐述,同时又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必须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这四个方面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可以说,党的十七大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概括。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这一概括非常清晰地指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把它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坚持的“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等重要战略思想统一起来了,因此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胡锦涛同志突出地强调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性、重要性以及重大意义。

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仍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面临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问题。这两句话非常重要。大家都知道,我国发展虽然取得了重要的历史性成就和进步,但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我们的发展依然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我们面临的有利条件很多,但我们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很多。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要求我们要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利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提出的这三个“更加”,无疑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包含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内涵,要求我们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这些论述是很有针对性的。

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大家都知道,未来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所谓的关键时期,就是我们到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奋斗目标剩下的时间不多,任务非常艰巨,形势非常紧迫。我们要按照党中央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部署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所谓攻坚,就是说我们在发展中面临的不协调、不可持续、不平衡问题,遇到的矛盾和困难还非常多,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有勇气和坚定决心继续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排除一切干扰,推进改革开放。关于这个问题,党的十七大说得很清楚: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成就和功绩不能否定,停滞和倒退没有出路。这就要求我们在改革开放新的实践中,必须排除一切干扰,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信心。但是,在推进改革开放新的实践中我们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如此之多,要认识到:我们之所以会遇到这些矛盾和问题,正是因为我们的改革还不够彻底,正是因为我们的对外开放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各项问题的解决,推动我们的制度完善,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所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开班式的讲话中,再一次明确向全党提出,我们过去30多年取得的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搞了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发展了社会主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我们要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只能依靠改革开放,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所以,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一整套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落实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所以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必然要求。

这是胡锦涛同志在这次讲话中提出的第二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