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普兰:蓄势待发的美国的全球战略(5)

卡普兰:蓄势待发的美国的全球战略(5)

如果巴基斯坦拒绝对阿富汗塔利班和其它支持基地组织的势力采取必要的行动,我们便有必要采取进一步向印度倾斜的对策。当然,新德里既不谋求也不渴望与华盛顿建立正式的战略伙伴关系。出于民族自豪感,以及同中国和巴基斯坦的紧张关系,印度需要保持其不结盟的官方立场。 但是,即便如此,印度却也不会反对从美国接受更多的援助,尤其是如今印方希望摆脱对俄罗斯军火的依赖,代之以更优越的美式装备。在帮助印度成为该地区更强大的国家的同时,华盛顿不应向印度提出任何要求,作为加强这个区域强国实力的交换条件;这是一种远比公开宣言和外交掣肘更有意义的作为,是以暗中向另一个国家输送武器、转让技术、提供情报的方式,惩罚另一个不思回报的国家,它接受了数十亿美元却对我们急需的帮助置之不理。事实上,鉴于美印之间方兴未艾的关系,华盛顿已经启动了这个进程。  

如果输送给印度更多的武器,只会使巴基斯坦军方在国内增加话语权,这种说法貌似有理。但是,假使仔细观察便会发现,无论是公开还是暗地里,巴基斯坦军方在国内上下其手,几乎控制着它想要的一切,同时它又很乐意将一团糟的经济和诸多棘手的非军事问题交给平民解决。  一些人还会说,实施这种大胆的政策会导致巴基斯坦进一步靠向中国。但是,北京已经向伊斯兰堡提供了大量援助,无意再进一步取代慷慨解囊的美国。  

美国公众不会容忍美军无限期地在阿富汗持续大规模驻军,以及居高不下的伤亡。但美国撤军的前提是,伊斯兰堡从根本上改变其政策,确保阿富汗现政权不会在美军撤出后不久即被推翻。如果不在经济和政治上施加更大压力,巴基斯坦军方及其情报部就不会这样做。并且,如果不从阿富汗大规模撤军,华盛顿便无法在东亚配置所需资源,以同正在崛起的中国角逐。如果美国继续执行当前有关阿富汗的政策,而巴基斯坦也一如既往地我行我素,这样的话,1975年发生在越战期间的西贡陷落那段历史真要重演了,因为巴基斯坦在帮助美国方面敷衍了事,等到美军大规模撤出后,巴基斯坦可能不会等很久,便煽动塔利班接管阿富汗。  

中东乱局: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如果美国想要为延缓衰退而将其大战略的焦点地从中东地区转移出一部分,它不仅必须从阿富汗撤军还要避免与伊朗发生战争,因为这与实现美国霸主地位的长远目标背道而驰。为了阻止伊朗有核能力而采取军事行动显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一旦采取军事行动,将会面临这样的情景:数天乃至数周,对目标进行空中和海基轰炸;某些目标(许多是深藏地下和位于人口密集地区)有时将不得不进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轰炸。一次成功的打击必须要使伊朗核计划推迟相当的年月,由此导致的人员伤亡要很少,而且,不会带来针对海湾地区美国盟友的非常规、不对称的报复性袭击。美国对伊朗予以打击的行动,不能使伊拉克深陷于由伊朗鼓动的陡增的暴力和社会混乱,而且还必须至少最终使得伊朗自身发生积极的演变,只有这样才能算成功的行动。所有这些都是无法保证的。战争只会让华盛顿在该地区越陷越深。  

此外,有核设施的伊朗并非是最糟糕的状况。德黑兰还想手握几件暗器(核武器),不过,或许以美国和以色列掌握的多射程导弹库和预警系统,打穿伊朗的火力网绰绰有余,何况美以还有更大规模的核武库可对伊朗实施打击。另外,有核的伊斯兰共和国将会进一步削弱埃及和沙特阿拉伯的影响力,并迫使他们依靠以色列和美国的核威慑力量制约伊朗,与此同时他们也可能以发展自己的核武库作为对策。   

被迫暗中倚靠以色列来威慑伊朗的埃及和沙特阿拉伯,可能会更愿意对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施加压力,使其与犹太国家达成和平协议(尽管,我不得不说,中东和平的预期在任何情况下,前景都很渺茫)。在这个前所未有的民主动荡时期,许许多多的自由国际主义者和新保守派适时地宣扬民主的各种好处,迄今为止却只有阿拉伯独裁者与以色列达成了协议。独裁者们可以采取大胆的行动,即如他们能有效地把那些不赞成新政策的持不同意见成员清除出他们的圈子,就像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Anwar el-Sadat)和约旦国王侯赛因( Hussein)在与以色列讲和时所做的那样。巴勒斯坦总统马哈茂德·阿巴斯(Mahmoud Abbas)照此办事的能力值得怀疑。  

的确,伊朗影响力的提升并非一无是处。正是这些毫无生气、名义上拥美的逊尼派阿拉伯人独裁政权,为他们的社会提供了催生9/11恐怖袭击的社会和政治土壤。萨达姆·侯赛因被推翻,以及随之而来的什叶派伊朗成为地区性强国,终于撼动了阿拉伯领导者们僵化的神经,使他们采取了符合美国利益的行动:向以色列靠拢及与美国更紧密地合作。假如伊朗在政治上发生了完全或甚至只是部分演变,那么一个什叶派强国伊朗制衡逊尼派阿拉伯世界,不管是否民主,都将会是一个理想格局。考虑到德黑兰和巴格达之间关系持续紧张的前景,未来的什叶派强国并不需要观点一致。因为即使是一个弱小的什叶派统治的伊拉克,也能在政治和宗教上充当替换伊朗的角色。(这里不是在为入侵伊拉克的代价找理由,只是提一下这个行动附带的些许益处。)虽然美国对土耳其实行的伊斯兰式民主并不放心,该国因其宗教信仰而非种族在阿拉伯大众中仍拥有号召力,而这一点使其具备了一个有益的效用:暗中制约着伊朗。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