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金融热点及展望(2)

核心提示:国内经济面临的第一个长期挑战,也是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经济增长的动力问题。出口、投资两架马车必然走向弱化,经济增长只能依靠消费,其核心部分是居民消费。长期以来我们的宏观政策并没有真正关注就业优先的目标。未来中国金融发展的主线一定是逐渐依靠消费拉动。银行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在未来几年会有很大的突破和改善。

第五个挑战是经济体制改革问题。这里,我想谈一个可能比较敏感但也值得思考的体制复归的问题。

体制复归就是当年的计划体制和行政体制经过多年的改革后,目前又出现了一些复归的现象。过去的市场化改革是中国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动力,也带来了我们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但是,进入21世纪之后,无论是在政府的政策制定,还是在许多经济部门方面,都出现了一些所谓的体制复归现象。就我所从事的金融研究来看,货币政策在上个世纪末有一个重要的改革,要点就是去掉信贷规模控制。但2003年之后,这种信贷规模控制、计划性窗口指导又成为货币政策运用的主要方式。这实际上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缩影,目前的体制复归问题是改革所必须关注的。因为这种现象虽然在短期内可以帮助我们应对危机,但中长期内会根本性地损害市场机制。改革,既不能只强调市场化,也不能像现在一样过度强调政府力量和政府主导,而是要根据中国这样一个“巨国经济”的特点,寻找合理的中间道路。

金融运行中的热点问题

金融运行的热点包含货币政策 、汇率政策、人民币国际化等,我今天重点围绕和民间资本、民间投资相关的几个核心要点和诸位沟通交流一下。

第一,民间资本问题。

民间资本或者叫民间投资,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以来谈论得较多。在2003年、2004年左右曾经有一段讨论高峰,然后经历了一段低谷,在2005年、2006年左右又经历了一个讨论高峰,2010年之后再次掀起了一次关于民间资本、民间投资的讨论高峰。就现阶段来看,之所以政府越来越重视民间资本,我个人归纳了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归根到底是从实用性角度,或者说从服务于具体的目标出发,最主要就是为了满足地方城市建设资金不足的需要。但是,地方政府的建设资金来源,很大一块是靠土地出让收入。那么,在现有的房地产市场持续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的城市建设资金已经受到了切实的影响,包括其他一些地方融资平台问题也制约了地方政府的融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从中央政府的角度可能考虑到要更多地动员民间资本、利用民间资本来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第二个原因,增进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活力。从中长期来看,任何国家的民间资本和民营资本都是国家经济增长中的一个主要支撑力。金融危机之后,有一个误区和判断。由于在金融危机中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出现了问题,因而被政府接管,国内一些研究和言论就认为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了一种反民营化或再度国有化的浪潮。但这是一个伪命题,在西方的大型金融机构的发展过程中,实际上并没有出现所谓的国有化浪潮,典型的代表是美国“两房”, 房利美和房地美是住房抵押担保公司。美国政府为了解决他们的问题,短期内采取了一个接管的模式,但在危机过后我们发现“两房”没有走向全盘国有化的趋势,仍然会归于市场。以国有经济为主,短期内能够解决一些问题,比如金融危机,经济危机问题,也更容易掌握一些战略要害部门,但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第三个原因,民营企业家政治地位的上升。现在民营企业家普遍介入到立法机关,甚至到了政府部门,整体来看代表民营资本的影响力是不断上升的,也带来了政府对民间资本的重视。

那么,民间资本、民间投资究竟是什么?多数人在谈民间资本、民间投资的时候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关于促进民间投资有很多政策,但政策对于民间投资也并没有非常严格的明确的解释。仅就国家统计局从统计的角度给出的表述,更多的是指固定资产投资当中的一部分。民营企业的法人主体进行的固定资产投资,这就叫做民间资本。当然,民营企业法人利用的资金来源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在谈民间资本、民间投资之前,必须把这些基本概念进一步理顺。

就民间资本的内涵来看,需要关注三个方面。

第一是民间资本的来源日益多样化。学界最开始谈民间资本的时候认为,民间资本可能是民营企业内部进行积累所形成的资金或资本盈余。现在,民间资本的来源越来越多元化,不仅有企业内部的资金盈余、积累,还有大量居民财富的积累,甚至我国的民间资本有一部分还是境外资本流入转化而成的。在这些民间资本中,有企业之间、个人之间、个人和企业之间的借贷性资本;也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这种股权性的资金来源。所以,民间资本并没有非常严格的边界,来源日益多样化。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未来想把支持民间资本,促进民间投资进一步落实,就必须把基本概念搞清楚,也就是说基本概念是落在某种资本形态上,还是某种企业形态上,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是民间资本的形成途径呈现“双轨制”,这是值得监管部门关注的一个问题。前些年体制内的资金,比如银行的信贷资金,有很大一部分还是通过种种方式事实的流入到市场中,并以所谓民间资本的形态存在着。我们不得不质疑有一部分民间借贷资本很有可能就是来自于信贷部门。相关的途径非常多,比如银行的某些部门成立了一些基金型产品,比较流行的类似于艺术品基金的产品。这些基金在运作过程中经常会运用投资对象,比如艺术品,通过炒作艺术品,进而到银行进行抵押融资。抵押融资以后,同样间接导致这些资金有可能会流入到房地产市场或其他领域。从专业的角度说,体制内的资本经常会流入到体制外,成为民间资本的一个构成途径,这种“双轨制”是现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上世纪改革初期,解决的是商品的双轨制问题。现在,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实际上是解决金融双轨制的问题。只有解决了金融的双轨制,才能从根本上使得整个中国金融市场走向健康发展。当然,解决问题的背后有一些具体的因素,如利率市场化,进一步使金融市场、金融行业对民间资本放开等,都是解决金融运行存在双轨制的问题。

第三是民间投资的对象也出现双重特征。一方面,民间投资的对象是实体经济方面的,另一方面民间投资的对象是金融和股权投资。当前,我们应该鼓励的是民间资本进入实业领域,支持产业的升级换代,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而不是更多的进入到金融领域进行金融投资,进行投机炒作。我们在相关的一些地方进行调研的时候,了解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有的企业生产很小的零件,就靠一个零件支撑了它的主业。这么一家企业依靠低价格在竞争中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可能它的产品正常的成本是1毛钱,但它只卖8分钱。企业为什么还能够持续下去呢?通过调研发现,这家企业通过只卖8分钱的低价把产品卖出去,就更容易从客户那里回收资金。在销售环节越早回收资金对于未来的运营是越有利的。企业把资金拿回来以后,用于民间放贷,一年的回报最起码达到20%。这样的模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效仿,实际上造成了经济空心化的状况。

第二,民间资本的发展前景。

首先,从产业的角度看,民间资本的投资路线未来可能呈现出三步特点。

第一步,按照现有的政策促进的力度和方向,民间资本最早应该会介入像铁路投资、水利工程、新能源等产业。这些工业部门以前已经有民营企业进入或发挥一定的主导作用,在未来一段时间民间资本可能会介入比较多。第二步,进入到部分垄断行业。比如公用事业、石油开采、传媒等行业。民间资本更希望进入石油、媒体等资本收益水平高的领域。像公用事业当中的燃气、水、电,虽然现在是各个地方作为促进民间资本介入的一个重要接入点,但一方面考虑到行业回报水平,另一方面,很多地方政府担心民间资本如果过多集中到这个领域,会影响到公用事业产品或服务的供给或价格的波动,进而对当地居民生活产生影响。第三步是进入金融业。虽然现在对此谈论的比较多,但大批的民间资本要介入金融业难度还是非常大的。银监会出台了一个相关政策进一步促进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但所谓的促进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基本上是针对中小金融机构领域,民间资本要介入大型的金融机构,甚至控股,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其次,未来民间资本“走出去”的力度会不断增强。一方面,现在政府认识到国有资本“走出去”,会引起很多发达国家的担心。现在一个比较流行的概念叫国家资本主义,认为中国大型央企代表一种新兴的国家资本主义,要走到全世界去影响其他国家,去掌握他们的经济命脉,因此很多国家都开始担心,所谓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会影响全球秩序。从这个角度来看,鼓励民间资本“走出去”,遇到的政治障碍比较少,也符合这些国家市场运行的惯例。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内通胀压力比较高,经常出现民间资本炒作某些商品,其中一个原因是,国内现有资本流动性管制导致资本很难流出,大量民间资本只能在国内追求投资对象。这就造成了很多问题。比如,美国的有钱人手里的美元资产可以在全球进行资产配置,这样既可以使得美国的资本在全球输出,在全球扩大影响力,而且即使美国出现了内部的通胀压力,也可以转移到全球,由各国人民所共同承担。由于以前我们的资本流动性,特别是在流出方面,民间资本受到一定的约束和管制,容易造成国内的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所以,将来政府必然会采取各种方式鼓励民间资本到境外投资,既支持人民币资本对外投资,也支持外汇资本的对外投资。这是未来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