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古城复兴之路:古城如何浴火重生

欧洲古城复兴之路:古城如何浴火重生

1.英国伦敦:保护意识的渐进发展

英国人重视古建筑的历史不超过两百年,在18世纪之前,他们只是利用古建筑,甚至把它们当做免费建筑材料的来源。

18世纪后期,文学上的浪漫主义运动开始兴起,随之引起对古建筑态度的改变。

19世纪时英国的古建筑保护得到社会的关注。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英国议会即颁布了“城乡规划法令”,并进行古建筑的登记注册,使在战争中受到损坏的古建筑免遭拆毁。1967年颁布的“城市文明法令”首先提出了“保护区”的概念,标志着保护突破了建筑的范围而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英国,保护的思想和概念与中国有许多不同之处,他们不是按照行政管理的级别

来划分国家级或地方各级文物古迹和历史文化名城,而是按保护的要求和范围来划分。

在伦敦没有类似中国的整个城市的专项保护规划,但是对保护区和登录建筑都有明确规定。根据“城乡文明法令”,国务大臣指定地方规划当局编制保护区的改进计划,并提交地方公众会议上讨论通过。

伦敦古城面积1.6平方公里,是伦敦市最古老也是最小的一个区,这里有残存的古罗马墙和伦敦塔等著名的历史建筑,又是英格兰银行等几家银行、保险公司、交易所等集中之地。30多年前的大火使伦敦城化为灰烬,近30年来的建筑又成了历史的记载。

反映伦敦历史和古城景观特征的另一个重要地区是从白金汉宫到查菲加广场,这一带有著名的王宫、议会和政府机构,商业和文化设施。议会大厦和大本钟成了伦敦乃至英国的标志,现在这一带都保护得很好。

(《国外城市规划》杂志)

2.波兰华沙:在废墟上浴火重生

1944年,希特勒镇压“华沙起义”,50万华沙人牺牲了35万人,华沙成为一座“鬼城”。

1945年华沙解放后政府马上着手开始华沙的重建工作。当时,华沙大学建筑系的师生们为他们祖国的重建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他们抢在华沙被轰炸之前绘制了每条街道、每幢建筑物的图纸,他们把街道具体位置、建筑物的立面造型与色彩,都精准地绘制与记载在图纸中,并将这些图纸资料秘藏在安全的山洞里。

战后面对满目焦土的华沙,是另择新址建一个新城市还是在原址上重建华沙,曾经有过不同意见,但当藏在山洞里的图纸展现在面前时,在原址上重建华沙古城便成为华沙民众与当局的唯一选择。很快有30多万流浪在国外的波兰人回到华沙,“重建华沙古城”的坚定信念造就了一个被学术界称为“华沙速度”的奇迹。

这样的重建工作使从来不承认重建是文化遗产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0年把这座浴火重生的老城以“华沙历史中心”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人民网、新民晚报)

3.法国里昂:古城保护是斗争出来的

20世纪60年代初,时任里昂市长的路易·普拉代尔提出了修建快速路的计划,其中一项就是拆除里昂老城的部分建筑,在他看来,这是为城市交通的发展而做出的必要的牺牲。此举一出,里昂全城一片哗然,市长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不得不暂缓拆除。

当时法国的文化部长是龚古尔文学奖(法国最重要的文学奖)获得者、与中国颇有渊源的作家安德烈·马尔罗,他参与制定了保护历史街区的《马尔罗法》。在民间组织“里昂老城之复兴”的积极斡旋下,里昂老城在1962年获得了马尔罗的支持,成为了法国第一个“重点保护街区”,也就是《马尔罗法》的第一个受益者。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打里昂老城的主意了。从此,里昂老城不但没拆,反而在一系列规划下愈发繁荣了起来。现在的老城旅游业和餐饮业齐头并进,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东方早报)

4.意大利威尼斯:默默保护每一细节

威尼斯人对自己文化资本的深情与厚爱很少表现在嘴上,也许是已经太知名的缘故,他们没有像我们这样常常要把“五千年中华文明”说来说去,而是老老实实、细心周全地做着保护威尼斯的每一件小事,包括自觉严格地按各种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行事。

同样,威尼斯和中国许多划入保护区的地方一样,面临着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上世纪90年代以后,威尼斯以及意大利很多地方出现经济停滞,许多企业破产或关闭,失业增多。加上近百年工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污染已累积到相当严重的成度。

当记者询问,如果企业为追求利润不愿意执行各类的环境要求和法规怎么办时,意大利学者、官员、企业家几乎都不理解我们为什么会这样提问。这显然与文化也有关系,也许他们的执法艰难期过去了。

每一个法律或规则在地方确立前,都有很充分的参与和论证期,市政府、大公司、中小企业协会、社区、研究机构、工会、旅游部门都发表意见,直到共同确认了一个都能接受的可持续发展方案为止。

(中国青年报)

5.古罗马:留住废墟留住文明

在罗马古城,只要睁开眼,随处可见当年的罗马帝国留下的残垣断壁、古城废墟。难能可贵的是,每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发现新的古遗址时,罗马人马上用钢丝或钢化玻璃加以保护。罗马人并没有对这些废墟看不顺眼或用推土机一推了事,而是对废墟实施长久性的存展措施。位于罗马广场四周的神庙、会堂、元老院议事堂和角斗场、凯旋门、纪念柱等残垣断壁,成为了解古罗马的重要景观。(人民日报海外版)

6.德国波茨坦:鼓励公众参与

德国波茨坦是位于柏林西南、拥有千年历史的小城,城市人口14万。它是勃兰登堡州的首府及文化中心,也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

该城市的文物管理部门通过以下一系列手段将其城市古迹保护意图宣传至市民当中,促使市民主动参与工作。在普通民居的保护方面,动员民众参与古宅保护,变静止的观赏文物为活的住宅,居民主要职责是维持古迹的原貌,进行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

(《中国名城》杂志)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