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在创建百强县总结表彰暨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3)

县长在创建百强县总结表彰暨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3)

做好五项工作:

一是盯住提速扩量不放松,全力推进工业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没有产业转型,就无法实现跨越发展。进一步做大增量、做优存量,大上项目、优化结构依然是我们现阶段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的主攻方向。要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完善项目建设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全年新上、技改、扩建重点工业项目20个,完成投资80亿元。力促巨科公司80万吨铝板带箔、宏岩公司15万吨特种铁铸件等10个续建项目建成投产,力促锦宁公司120万吨铝镁合金二期、佳盛远达公司62万吨铝镁合金及型材加工、景津集团60万吨金属锰一期等5个项目开工建设,力促中广核、北京天润等风电能源项目竣工并网,加速工业扩量提质。力争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突破17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43亿元。要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创造更加优良的环境,吸引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产业集群汇集,着力打造以铝镁合金、稀土不锈彩钢板、单晶硅等为主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以汽车配件、特种铸件、光伏元件等为主的制造类深加工产业;以煤炭、水泥、耐火材料为主的非金属加工产业集群;以肉食、枸杞、红枣等为主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壮大核心企业,聚集中小企业,实现产业链条延伸配套,形成产业乘数效应。按照“产品之间内部循环、企业之间互补循环、产业之间链接循环”的工作思路,细化功能分区,优化企业布局,狠抓项目配套,重点建成天元锰业固废再利用水泥熟料、华夏特钢矿热炉余热发电、赛马公司废渣利用等项目,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新格局。要增强园区聚集功能。配置园区管委会职能机构,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一站式办公、一揽子协调、一条龙服务。以打造千亿元产值工业园区和国家级特色园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目标,高起点修订完善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优化园区产业功能、公共设施、美化绿化布局。用足用好我县列入国家缓坡低丘及未利用地综合开发试验区的各项政策,优先保障园区重大项目用地。加快实施千万吨级工业废弃物填埋场工程,开工建设综合污水处理厂,新修砂石路50公里,安装路灯1000盏,造林亩,打造生态型园区。借力自治区“百家成长千家培育”计划,改造提升瀛海、宁新工业区,搭建中小企业产业孵化平台,引导企业错位竞争、同位合作,实现转型升级。启动建设环境监测监察站,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专项行动,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力争赛马水泥、隆基公司建成区级环境友好型企业。

二是盯住提质增效不放松,全力推进现代农业优化升级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核心是农民增收,关键是农业增效。要牢牢把握现代农业关键环节,奏响“四部曲”:做实基础。加快改造灌区灌溉体系,实施南北渠节水改造、红柳沟中小河流综合治理、舟塔鸣沙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改造中低产田12万亩。开发整理大青山、天景山、宽口井、打麦水未利用地,整治土地11.8万亩。认真落实自治区“千亿斤粮食增产”计划,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0万亩。做大基地。研究编制《中宁枸杞产业中长期战略规划》。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高水平建设改造舟塔传统枸杞基地、清水河有机枸杞基地、红梧山节水示范枸杞基地、鸣沙恩和出口枸杞基地、大战场上渠特供枸杞基地,更新枸杞2万亩,总面积稳定在20万亩。实施红枣产业振兴计划,建造鸣沙北方稀有水果苗圃基地,发展设施拱棚蔬菜1000亩,新建新堡供港蔬菜基地亩,建成国家及自治区级标准化规模养殖园区20个,推进特色产业规模化、板块化发展。做强龙头。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升级工程,开工建设新水现代农副产品加工区,重点抓好深圳恒兴、山东万盛、陕西瑞碧、重庆天友、香港惠利、澳门德祥、成都月月红、台湾顺元堂等公司投资项目,支持早康、杞芽、杞乡、乐杞、红枸杞、宁夏红等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年内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家,培育自治区级龙头企业2个、市级3个。做活市场。整合市场资源,启用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在进一步巩固拓展现有营销网络的基础上,探索枸杞期货交易等新型贸易方式,扩大市场份额。完善品牌维权保护机制,启动“中宁枸杞”上市工作。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方式进行联合重组,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力促农民合作组织数量增加、规模壮大、机制完善、功能增强,提升农产品开发、品牌建设和市场运营能力,实现优质优价。力争实现农业增加值13.5亿元,增长8%。

三是盯住提品进位不放松,全力推进城乡山川统筹协调发展。按照“城乡统筹、科学布局、功能互补、联动发展”的思路,优化城乡布局,统建基础设施,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要推进精品县城建设。编修城市长远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制定实施《中宁县规划验收办法》,有效保障城乡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作用。统筹考虑建设风格、城市色调、道路街景和人文特色,高品位设计建设滨河新区现代建筑群、“两馆一中心”人文建筑群和石空工业基地综合服务街区、黄河大桥东南侧产业移民生活街区,开工城建项目45个,完成投资18亿元以上。加大旧城改造,完成水暖公司西侧、宁丰路东侧、鸣雁路北侧等8个片区改造项目,延伸拓宽宁安西街、宁丰北路、富康东路、富民东路等城市道路。加快县城供水、供暖、集污管网扩建及南北河子、柳青渠等景观水系改造步伐,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建筑景观协调共融的宜居县城。要提升城市建管水平。深入推进卫生县城、园林县城创建,进一步强化城市管理责任,细化建设、交通、卫生、环保、社区管理职能,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紧密配合的城市管理机制。实施沿街主体建筑立面出新,美化亮化街面门店。开展无违章片区、景观道路创建活动,严禁乱搭滥建,依法拆除违章建筑。加强对物业企业的指导和监管,提高物业管理水平,认真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优化人居环境。要打造特色魅力村镇。紧抓石空特色小城镇和大战场撤乡设镇列入自治区重点投资建设的机遇,整修新建供排水、输气供暖、道路广场、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打造主题鲜明、特色突出、风格迥异的中心小城镇。推进“塞上农民新居”建设,续建倪丁、金沙等民居示范点,实施农村旧庄点改造工程,改造危旧房1500户。综合整治乡村大环境,抓好“绿色村庄”建设,配建环卫基础设施,有效改善环境质量,让村庄更美、更亮、更洁净。

四是盯住提档升级不放松,全力推进第三产业加速繁荣发展。把服务业作为重要经济增长点,下决心解决发展短板问题,努力实现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要在现代物流上见成效。全力推进物流园区七大功能区建设,加强与天津港、青岛港的合作联动,早日建成集装箱办理站、中宁陆路口岸,继续完善汽车城配套设施,加强公共信息平台、建材港等运营服务管理,扩大战略装车点货物吞吐量,打通公铁海路联运,申报中宁陆路口岸,筹建保税监管区,充分发挥仓储运输、包装加工、货代配送、装卸分流、批发销售、汽修服务、联运快递、信息处理等功能,力争把物流园区建成宁夏中部内陆开放的“桥头堡”。积极争取开工中宁黄河大桥扩建、西线高速公路中宁段工程,拓展大物流通道。要在文化旅游上求突破。启动实施文化兴县战略,唱响“中华杞乡”主旋律。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落实“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力促中视达公司现代文化综合体建设,加快完善县宣传文化中心、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活动室设施,免费开放枸杞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积极创办文化创意、艺术展会、影视演艺、动漫体验等新型文娱项目,继续开展农村电影放映、夏日文化广场等活动,着力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优质的文化资源和公共文化服务。认真编制中宁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以开发黄河文化、枸杞文化为核心,突出文化胜地、民俗风情、田园风光等人文景观和自热景色优势,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进一步整合县内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以枸杞博物园、石空大佛寺、古塔、古岩画、古长城遗址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不断发展以养生度假、黄河垂钓、民俗娱乐、风味饮食为主要形式的休闲旅游,力争融入全区精品旅游线路,提升我县旅游形象。要在现代服务业上出亮点。优化布局商业网点,规划建设高档商服、饮食娱乐、教育文化等综合基础设施,引进区内外知名商贸集团入驻中宁建立大型购物中心,加快发展品牌专卖店、专营店、购物超市、仓储式卖场,打造特色核心商圈。加快步行街综合商贸体、高档星级酒店、滨河美食街建设,开发房产汽车、健身保健、文娱休闲等热点消费领域。鼓励和支持个人投资兴办家政、养老和病患陪护服务机构,推动社区服务业健康发展。推行代理制、配送制、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方式,激活消费市场。加大工作力度,争取中国银行在我县设点营业。深化政银企合作,协调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促进城乡经济活跃发展。力争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7.5亿元,增长14.6%。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