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点三:细节成就高分
有很多参加过国考的考生在交流时发现,和同学答题的思路都差不多,但是出来的分数是千差万别。这里面的根本原因就是在细节的把握上有差距。申论的阅卷有一个有相对客观的标准,这个标准是要注重对细节的量化分析,所以你在细节上不重视,你就不可能符合它的阅卷的采分点,你就不可以拿到分。
举个简单例子,比如2009年国考第一题,要求大家概括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涉及国家的产业结构问题,有人回答“产业结构有硬伤”,有人回答“产业结构两头在外”,很显然,前者不得分,因为并没有指出硬伤是什么,是一句空话。
再比如,提出对策。在提出解决问题的进一步建议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很简单,提出很多对策,比如要加强宣传等等,但是如果你只是浮光略影地提出基本对策,那对不起,你只能拿到基本分,怎么就算加强宣传了,要有宣传的主体,要有对谁宣传,要有宣传什么,要有怎么宣传,要有你宣传的必要性是什么,你宣传的目的和效果是什么。唯有如此,才能拿高分。2010年执法类考的宣传纲要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题。这个题全国考生的平均分非常非常的低,为什么,因为思路知道宣传,但是就是说不出细节来,你只要填不出细节,每一句话,每一个字你都答不出来,那么就没有办法给你分。所以这个就启发我们同学,一定要在深论过程当中注意细节,你做的每一道题、答案的每一句话都要想一想有没有根据,这句话是不是多余的。所以在申论考试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思维方式,即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一复杂,它就多了几个细节出来,多了几个细节就是采分点。
关键点四:备考关系重大
现在有人认为,申论考试不需要准备,这个观点当然是有问题的。不过,持这种观点的人也有他的根据,即很多人的现实经验:备考不如裸考分数高。这的确是现在公务员考试的一个怪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不在于对考试进行了准备,而是在于准备的方向不对,死记硬背、僵化教条、事无巨细、抓小放大。具体应该怎么准备呢?
第一个就是心态,大家一定要注意,包括我们的申论考试,公务员考试在很大程度上是测评大家的一种心理素质,压力的大小和成绩的高低是成反比的,压力越大成绩越低。所以现在大家的心态,我想无非是两种,第一种焦虑型心态;第二种浮躁型心态。我们分析焦虑,焦虑来自于什么地方,就来自于压力,压力来自于两点,第一内在的功利压力和外在的评价压力。很多人很功利的,考公务员为了什么,为了房子,为了车子,为了尊严,还有的人是非常在乎外在的评价,如恋人怎么评价他,同学怎么评价他,老师怎么评价他,父母如何评价他。我要告诉这样的朋友一句话,毁誉听之于人,评价是别人给你的,跟你有什么关系呢?要想考上公务员,你必须把这些外在的东西抛弃,放平心态,冷静的、沉着的、认真的、刻苦的去付出,去承受这一段备考的痛苦。
第二就是要注意培养题感。大家一定要学会做真题,这个真题并不是说你随便看一看就算做了,做一遍也不算做,一定要做三遍,第一遍在纸上写出来,第二遍看看答案修正一下,第三遍根据其他答案再写一遍,这才算做真题。
第三是语感,这个极其重要,申论考的是感觉,语言的感觉,就这么简单,语感怎么来呢,读、听、看。读,读报纸的评论,对半月谈、瞭望新闻周刊。听,听什么,听广播,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广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之声,这个新闻量非常大。看,看电视,我只推荐大家一个栏目叫焦点访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