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办幼儿园:取消赞助费,户口房产成新门槛(2)

公办幼儿园:取消赞助费,户口房产成新门槛(2)

赞助费的由来和争议

1997年,北京市制定一级一类园月收费标准为230元。“1997年以后陆陆续续就有收捐资助学款(即赞助费)的,我们在2000年左右也就开始收了。”在北京市第一幼儿园园长冯惠燕看来,用230块钱来维持幼儿园正常运转,差的不是一丁点儿。

15年间,赞助费从几百块钱一路涨到几千、上万块钱。

在收赞助费的时代,政府负责教育部门办园的一部分工资,即“国拨工资”。国拨工资一般不会超过2000元。据冯惠燕介绍,北京市第一幼儿园一名教师的工资在四五千元,老师大部分工资要靠幼儿园自筹,而自筹也只能靠收赞助费。

此外,幼儿园的日常开支,很大一部分也来自于赞助费,“当时捐资助学款确实解决了我们学前教育中存在的资金匮乏的问题。”冯惠燕说。

后来,有些幼儿园就拿赞助费作为入学门槛。冯惠燕说:“来的人太多了,怎么办?用这个政策挡一下。”“北京市的入托难、入托贵,跟赞助费都有关系。”

然而,一直以来,赞助费都是“名不正言不顺”。在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2012年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里,将赞助费视为“乱收费”行为。

“收赞助费,我们这样中等收入的家庭还可以找个好点的幼儿园,不收赞助费,好的公办幼儿园更进不去。”黄女士叹道,“没有那么多公办幼儿园。”

“为了孩子上学,我在孩子一岁就开始做准备了。”黄女士说,“像我这样没有后门、没有亲戚关系的人,找幼儿园肯定要提前一到两年。”为了找个好点的幼儿园,黄女士找过蓝天幼儿园、新华社幼儿园、建设部幼儿园,但没有一家向她敞开大门。

交了每年8000元的赞助费后,黄女士的女儿才上了玉渊潭附近的一家公办幼儿园。“他们班一个班招20个人,现在他们班招了40个孩子。这20个是从哪儿来的,就是从赞助费收来的。”在黄女士看来,不收赞助费,后来的20个肯定不收了。

有一位幼教方面的专家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示范园与一级园之间、一级园与二级园之间、二级园与三级园之间,收费只相差150元。这个差距在北京也就是一家人在外边吃一两顿饭的费用,多交两三百块钱能够挑个好的幼儿园,相信很多孩子家长都愿意。

“价格整齐了,家长就更扎堆了。”北京早期教育研究所所长梁雅珠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原来赞助费是个门槛,现在没有这门槛了,老百姓选择好园的情况可能会更多。”而在北京,好幼儿园资源毕竟有限,这就很可能加剧找关系、走后门的情况。

户口和房产或成新门槛

好园供不应求,赞助费被取消,幼儿园必然会设置新的门槛。

“对入学儿童的选择标准,我们以周边老百姓为主,先周边的,再东城区的,然后再是北京市的,外地户籍的很少,我们主要以收北京市的为主。”冯惠燕说,目前幼儿园并没有像小学那样划分片区,但是现在基本上还是让附近的孩子就近入学。

事实上,幼儿园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对户籍是没有什么特别规定的,幼儿园没有小学那样的片区划分,也没有就近入学的规定。北京市首都教育咨询热线的工作人员这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上幼儿园没有户籍要求”,“但今年个别区要两证,一个是本区的户口,一个是本区的房产证。”梁雅珠指出。

对于到底是哪几个“个别区”,梁雅珠并没有透露。《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实地采访发现,在东城区的一些公办幼儿园,需要本区户口、本区房产证的情况确实存在。

东华门幼儿园,是东城区的一家市级示范园,据那里的工作人员介绍,入读该幼儿园,需要“三证”:房产证、户口本、独生子女证。其中,户口必须是东华门片区的。

在北京市第一幼儿园园长冯惠燕看来,房产证、户口本必然会成为取代赞助费的一个门槛。“毕竟人家住周边,要不凭什么收这个孩子,不收那个孩子呢?”冯惠燕反问。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就近入园应该是一个大趋势,但入园需要本区户口有问题。在他看来,幼儿园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主要性质还是公共产品,而“公共产品提供不应该与户口挂钩”。

公办幼儿园还得靠政府

2000年,因为意识到幼儿园收费过低的问题,北京市教委学前教育处和北京市发改委开始在几家幼儿园进行收费改革试点。然而,赞助费被取消后,一些幼儿园渐渐难以支撑。2009年,参与改革试点的北京市第一幼儿园“改回来了”。

据北京市第一幼儿园园长冯惠燕回忆,2010年11月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发展学前教育问题进行调研时,曾问及北京市第一幼儿园的收费情况。冯惠燕回答:150元保育费和80元托补费,这两项收费(即保育教育费)合计230元。

温家宝马上就问:“你不够怎么办?”

“不够我只能收一些捐资助学款(即赞助费)。”冯惠燕如实汇报。

温家宝听完汇报后,对同行的时任北京市委书记刘淇说:“一定要加大政府投入。”

政府投入缺口有多大?

北京市公办幼儿园的运行成本,一部分由家长承担,一部分由政府承担。冯惠燕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北京市第一幼儿园培养一个孩子的教育成本,一个月差不多为2000元。

去年,北京市第一幼儿园家长每个月得支付幼儿园1230元,占幼儿园运行费用的62%。赞助费取消后,家长每个月交给幼儿园900元,承担幼儿园运行费用的45%。政府的投入,将由去年的38%增加到现在的55%。

今年8月,北京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指出,“据市价格主管部门成本调查队对49所公办幼儿园成本监审结果,不含幼儿园建设成本,2011年生均支出为16588元,每生每月平均支出为1382元。”

收费新规若真正落实,政府需要为公办幼儿园增加多少投入?

2011年,北京市公办幼儿园共有在园儿童21.1万人,按每生每月平均支出为1382元算,北京市公办幼儿园每月将支出2.92亿元,每年将支出35亿元。如果以政府承担一半幼儿园运行成本测算,参考去年的数据,政府一年应支出17亿元左右。

北京市有关部门负责人答记者问时提到,“此次规范收费幼儿园收费,为保障幼儿园的正常运转,市财政在去年投入6亿元的基础上投入12亿元,进一步加大了财政补贴力度”。以此测算,政府给公办幼儿园的投入还缺5亿元左右。

政府对公办幼儿园的投入不仅总量上存在缺口,在分布上也并不均衡。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