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办幼儿园:取消赞助费,户口房产成新门槛(3)

公办幼儿园:取消赞助费,户口房产成新门槛(3)

对部队、机关、街道幼儿园

“影响非常大”

北京市此次调整收费标准,主要涉及公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分为两部分:政府教育部门办园和非政府教育部门(部队、企事业单位和街道乡镇)办园。

8月23日,北京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就规范本市幼儿园收费问题答记者问时介绍:2011年,北京市共有公办幼儿园797所,在园儿童21.1万人。其中,教育部门办园356所,在园儿童10.8万人;非教育部门办园(部队、企事业单位和街道乡镇办园)441所,在园儿童10.3万人。

“对于教育部门办园来说,这次调整价格,没有什么影响”,因为“政府把不收赞助费后我们亏损的部分,全部承担了。”冯惠燕说,但非教育部门办园,处境就有点不太一样。

空军直属机关蓝天幼儿园(下称“蓝天幼儿园”)是部队办的一所幼儿园,该园园长秦书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赞助费取消后,对他们“影响非常大”。“我们的拨款和经费保证不到位,所以应该说比较困难一些。”

据冯惠燕介绍,赞助费取消以前,无论是教育部门办园,还是非教育部门办园,赞助费主要用于发放教师工资。

赞助费取消后,收费新规规定,公办幼儿园保育教育成本包括以下内容:教职工工资、津贴、补贴及福利、社会保障支出、公务费、业务费、修缮费等正常办园费用支出。这么多项支出,幼儿园单靠保育教育收费能应付得过来吗?

冯惠燕说:“政府每年给教育部门办园补贴1200元/生,给非教育部门办园补贴3600元/生。”虽然补贴每生每月高出200元,但除了补贴,政府不再负担非教育部门办园其他费用。教育部门办园教师的工资全部转由政府承担,而非教育部门办园,还得在保育教育费里支出工资,这多出来的200元远远不够,“他们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没钱就跟政府打报告

同属公办幼儿园,为什么非教育部门办园会有这么大的区别?

教育部门办园的经费直接来自地方财政,据冯惠燕介绍,北京市第一幼儿园的经费就来源于东城区财政。据储朝晖介绍,有些街道(幼儿园)是集体所有制,他们的经费是这个社区的钱、当地居民的钱。而部队办园经费则主要来自部队,企事业单位办园要不来自上级单位,要不就是自负盈亏。

“因为它不是政府办园,是机关办园。它的人不是政府的人,这里面牵扯到体制的问题。”冯惠燕说,方方面面需要协调,“这些问题不是今天说了,明天就能解决的事情。”

冯惠燕认为,政府接下来会补充相应的措施。“现在,他们只能克服一下眼前的困难。”“账上有钱先花着,然后再说下一步的事儿。”账面上要是也没钱了,“那就跟政府打报告”。在冯惠燕看来,非教育部门办园的困难只是暂时的。

而在秦书华看来,要解决蓝天幼儿园的困难,“首先投入要到位”。幼儿园办园不能做无米之炊。比如说保证老师的工资,保证老师的住房、保险,还要保证幼儿园取暖用电,这样幼儿园才没有后顾之忧。

不能用公共财政办子弟学校

然而,部队、企事业单位加大投入,却再次引发家长的担忧:这些幼儿园基本上只招收本系统职工的孩子,外边的人,没有关系,很难有机会挤进去。

“觉得上幼儿园难的家长,从来都不是那些单位有自己幼儿园的家长。”一位不愿透露自己姓名的家长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进一步指出:“所有单位的幼儿园用的都是财政的投入,这个投入严格说是不符合规范的,财政的投入不管是行政部门还是事业单位,这个钱是用来做行政开支的,用来做事业经费的,不能用这个钱办自己子弟的教育学校。”

“从长远来看,机关单位办的幼儿园,以后是要逐渐理顺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它提供了一些学位,解决了一些孩子入园难的问题,实际上它又是幼儿教育的一部分资源,应该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储朝晖说。

储朝晖认为,以后这些幼儿园应该向社会开放,服务公共,这类幼儿园长久发展,可能会有体制的问题。前一段时间广州机关幼儿园向社会开放,正朝着这一方向迈进。

失败的收费改革

据北京市第一幼儿园园长冯惠燕介绍,2000年,政府实际上就意识到了收费标准过低的问题。而后,北京市教委学前教育处和北京市发改委曾尝试改革,北京有的幼儿园开始体改试验,主要进行收费制度改革。

2003年,北京市第一幼儿园开始体改试验。参与体改的幼儿园大部分只收600元的保育费和150元特色费,总共750元。这样的收费,北京市第一幼儿园维持了6年。

到2009年,为了生存和发展,“我又要求改回来了。”冯惠燕说,“改回来”有些迫不得已,因为已经维持不下去了。

同时参与“体改”的东华门幼儿园园长郝建秋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他们遇到的问题也一样,最后也“改回来了”。

要求“改回来”,还有另一种心理。“别的幼儿园都去收赞助费了,那些不如你的幼儿园,收费都比你还高,你的心态就有点不平衡了。”一家参与“体改”的幼儿园园长表示。

虽然不得已“改回来了”,但冯惠燕一直认为赞助费不合理。“收赞助费就跟要小钱似的,还得和你砍价什么的,我觉得心里特别不舒服。它不像我们卖菜。这是教育,教育不能用钱来衡量”。

不能让收费新规沦为一纸空文

直到现在,北京市第一幼儿园园长冯惠燕也想不清楚,1997—2005年,15年过去了,幼儿园的收费标准从未调整过。“而且这15年正是我们国家翻天覆地变化的15年”。

实际上,今年北京市调整后的收费标准跟1997年的收费标准有一定的相近性。1997年一级一类园月收费标准230元,占当年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12%;规范后新的一级园月保教费收费标准为750元,占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10%,比1997年低了两个百分点。

1997年收费标准出台后不久,幼儿园就因为运行成本增加、政府投入不足,纷纷开始收赞助费。如果新的收费标准再次出现不够的情况,新的“赞助费”也极有可能重出江湖,收费新规必然成为一纸空文。

在冯惠燕看来,如果不想让“赞助费”卷土重来,收费标准就应该2~3年、3~5年测算一次,并作一个相应的调整。“要是不变,还是会重蹈覆辙”。

冯惠燕说,“以后我们还得有一个灵活的调整机制”,而且大家都能适应、认可这种调整机制,觉得它是应该的、合理的。只有这样,收费标准再作调整时,才不用那么兴师动众。“你看我们这次调整浪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测算,然后开会,这半年就没闲着。每次测算我都经历了,下的工夫很大,之前做了很多宣传,老怕老百姓接受不了。”

“再一个就是家长和政府的合理分担机制。”冯惠燕说,教育成本基本上是固定的,政府多交,家长就少交。赞助费的出现,就意味着政府投入的不足。要维持目前的收费标准,必须加大政府投入。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只有建立一个多方协商机制,才是一个长久的方式。储朝晖所说的“多方”,包括幼儿园、当地居民、社区的教育主管部门。“我们长期使用的是政府一口价,这个是有问题的,事实上多方协商的价格是比较合理的。现在规定的750块钱,对有的幼儿园来说不够,对有的幼儿园来说还是比较多的。”不过,多方协商,各方面得是平等的,幼儿园不能太强势。

此外,北京早期教育研究所所长梁雅珠等多位专家认为,调整幼儿园资源配置,增加幼儿园数量,提升幼儿园质量。改变目前这种供求关系,“让家长有的挑”,才能从根本上满足老百姓的需求。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