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人口老龄化是重大经济问题(3)

李军:人口老龄化是重大经济问题(3)

多生孩子不能延长人口红利

《21世纪》:多生孩子是一个解决办法吗,能否延长人口红利,或者移民增加人口?

李军:前面已经谈到,多生孩子的意义主要在于改善家庭结构,因此其意义也不在于延长人口红利。短期内靠多生孩子来延长人口红利也是并不现实的,因为孩子出生后一般要经过十多年的成长才能成为劳动力。如果孩子要接受更多的教育,如上大学,参加实际工作的时间还要拖后,所以在短期内多生孩子的结果是增加负担,是加剧人口红利的减少。

即使从长期来看,由于人类的寿命在不断延长而导致老年人数量相对增加,多生孩子也阻挡不了人口老龄化成为常态状况的出现,多生孩子只能是在一定限度内缓解老龄化进程。因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的人口红利的局面将不会再现。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不可能通过移民来解决中国总体的人口结构问题。当然,局部地区可以通过适度移民的方式缓解特定地区的劳动力不足,这比较适用于一些边境地区。但就中国总体而言,移民是不可行的。一方面,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问题,从长期来看,随着各个国家老龄化程度普遍提高,在世界范围内发生年轻劳动力大规模移民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另一方面,像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移民到中国,更谈不上可以影响到中国的人口结构。预计到2050年前后,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有3.6亿多,届时要把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降到20%左右,大体估计约需要补充三四亿人的年轻劳动力,试想有哪个国家可以输出这样巨大规模的人口?

《21世纪》:日本等发达国家应对老龄化的措施能否借鉴?

李军: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像中国这样人口规模的国家进入老龄化,因此不存在完全适用的国际经验。了解和学习日本等发达国家应对老龄化的措施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不能照抄照搬,特别是不能总拿美国的经验说中国的事。

中国只能根据自己的国情,采取适合中国国情的应对策略。如果不能及早而正确地应对,未来中国人口老龄化引发的问题会比现在西方国家出现的情况更严重。

老龄化是重大经济问题

《21世纪》:人口老龄化各地不一样,农村与城市不一样,对此怎么看,各地情况不一样,应对的方法不一样吗?

李军:人口老龄化是长期性问题,现在谈论应对老龄化的意义主要是提前做准备。短期内,由于地区间存在着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劳动力尚有一定的流动空间,从而地区间的劳动力供给有一定的互补性。但从长期来看,如果全国各地老龄化程度趋向均衡,区域经济水平差异明显缩小,劳动力流动性将显著减弱,从而通过区域间人口流动解决老龄化问题的空间越来越小。由于不同地区的情况可能不同,应对方法不能一刀切,不能一概而论。农村地区收入低,应对老龄化问题会更复杂和困难,更需要特别重视和加强应对。

总而言之,对老龄化问题的认识目前仍主要停留在养老、社会保障、人口红利、就业等层面,而对经济各方面影响的深入认识仍很不够。

认识问题至关重要,只有充分认识到人口老龄化是重大经济问题,而不是单纯的社会问题,更不是单纯的社会保障问题,才能真正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这是加强从经济层面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的前提。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