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玉凯:总书记为什么会选择深圳调研

汪玉凯:总书记为什么会选择深圳调研

习近平总书记广东调研,在深圳深情地向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意味深长的举动,让人不由想起20年前在中国改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小平同志南方视察。12月12日,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接受本网专访,他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南方考察具有深刻含义,发出了改革开放的新信号,与小平同志92年南巡具有同样重要的历史意义。

记者:汪教授,1992年邓小平同志选择深圳作为南巡的重要一站,这次习近平总书记为何再次将目光聚焦这个年轻而有活力的城市?

汪玉凯:总书记此时选择到深圳视察工作,这次南方之行有着深刻的含义。

首先,这次视察向全国、全世界表明一种姿态,即新一届领导班子将坚定不移地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开放之路。新领导班子的改革开放信念不会动摇,这个信号非常明显。邓小平同志当年在深圳提出改革开放的道路,如果当年没有那么大的决策,中国国家实力发展不到今天。目前,中国又处在新的巨大转折点,未来我们要解决许多重大问题,中国将由区域性经济大国发展为全球性经济大国、乃至经济强国,包括我们“中国梦想”和民族复兴的实现,我们还需要坚持改革开放,因此总书记此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

其次,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次视察再次给深圳这座城市一个机遇,一个在全国起带头开创新局面的机遇。选择深圳视察,对于这座城市来讲是一个巨大的鼓舞,表明中央希望深圳在新的历史征程中,能够继续发扬改革开放的精神,将深圳建设得更好,给全国人民起到一个示范和“样板”的成效。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视察南方与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那二者是否在“时代标示”上有着相同的历史意义?

汪玉凯:此次总书记视察南方与当年小平同志南巡略有不同。邓小平同志当年南巡是在中国面临89年政治风波之后面临重大转折点之时,改革的道路还要不要走?我们还要不要开放?这些问题从基层百姓甚至到高层领导都存在着迷惑。在那个关键时代,小平同志在1992年果断地选择到深圳考察,走一路谈一路。那次考察,使中国的改革开放上了一个“新台阶”。从另一方面讲,92年南巡讲话从某种意义上是小平同志1978年发动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之后“第二次思想解放”。如果没有这场南方谈话,就不可能有新的思想解放。

当时小平同志提出四个基本判断: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彻底打开了中国发展的困局;不改革就死路一条;要防止右,但当前主要是防止“左”。这四个基本判断,构成了中国的“第二次思想解放”。正是在这次思想解放下,我们中国才有今天的发展。可以说,小平同志92年南巡讲话,是在我们改革开放初期遇到挫折后一个新的起点,这就是它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视察南方,处在我国十年换届之后,在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并面临巨大挑战的背景下。党的十八大对于我国处在新的历史转折期的判断是非常清晰。我们目前面临“四大考验”与“四大危险”,危险与机遇并存。十八大报告对于我国目前所面临的情势之判断是总书记这次视察的一个起点。我国改革开放目前面临重大转折点,中华民族是否能够振兴,我们的经济是否能够持续发展,我们是否是够化解困境,这些都需要我们更大的勇气,需要我们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精神。虽然两次南方视察历史背景略有不同,但历史意义相同,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