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6.5”公交车燃烧事件(3)
首页> 案例> 正文

成都“6.5”公交车燃烧事件(3)

核心提示:公众“恶搞”其实也是宣泄情绪,虽然也有批评政府的暗示在里面,但是,在政府以信息最大化地公开、透明,认真反思工作不足并加以改进,及时向公众解疑释惑的一系列措施之后,赞美和拥护政府的声音也就多起来了。

这是件本可以避免的事,且不说避免自燃,就是逃生也可以做到零死亡。之所以出现这么惨重的伤亡,归根结底是无法逃生。很多人都在问,车上是不是没有安全锤,安全锤是不是被领导拿回去砸核桃了。按道理来说是应该有的,不光是警方事后调查说有,据我观察成都的空调车大多还是有安全锤的,只不过…一思,很多人不知道怎么用。这是事实,比如我刚刚去查安全锤的资料,发现有人间:安全锤有什么用?答曰:安全锤是什么东西?并且,很多人包括我也怀疑安全锤能否在短时间内敲碎钢化玻璃。所以安全锤就像安全带一样,往往会有,但不会被用。

另外,最重要的问题是超载,这也是困扰我很久的问题。为什么公交车可以超载,而同为公共交通的出租车就不能?哪条规定赋予了公交车超载的特权?由于公交车过于拥挤,导致了逃生困难。想想吧,当你挥起安全锤时,很可能发现还没砸到玻璃就已经砸到人了。而车门打差不开和这似乎也有关系。当然,有时超载也是不得已,因为人太多了,不载不行;但是,你公交公司为什么不多加几班车?“唉,一辆车多贵呀,让他们挤吧。”

不知道公交车车门有没有手动开门的应急功能,按照官方的说法,车门打不开是因为短路。这一短路就把大家给断路了。所以这整个公交车的应急机制都有问题。首先是封闭的空间,因火灾而丧生的人大多是因为吸入烟尘和有毒气体而窒息,而不是被火烧死,所以封闭的空间是个很大的隐患。我了解,空调车之所以设计封闭空间是为了节省空调,可是你也不能像飞机一样给封死吧,真正突发事件来临时大家不会等着看着谁去慢慢敲碎钢化玻璃,然后逃生。其实公交车可以设计成推式的窗户,可供应急用。当然当然,这只是我的意见,这会造成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车的成本高了,财政预算多了,公款消费少了。其次,公交车的车门有问题,在紧急状况下不能手动开门,这是很费解的事,我不知道如果平时出了小状况,比如车门打不开,乘客们是不是要一个个从窗户翻出去。低级门才是手动的,像公交车门这样的高级门竟然不能手动打开,一不小心就把人憋死,太不合理了。

生在中国,要有冒险精神。在立交桥下,要注意桥垮;坐公交车,要注意自燃;过马路,要注意欺实马;待在家里上网发帖,要注意跨省追捕。一定要注意,不然一不小心就做鬼也幸福了。

“人这一生其实可短暂了,有时候一想跟赶9路车是一样一样的,车门一关一开,一站过去了,车门一关不开,一辈子过去了。”

帖子发出后,截至2009年6月10日15点  点击率高达114608人次,回复609条。

网民“梦影童年”回复:不能全怪锤子,还是空调车的设计方面缺乏人性关怀,缺乏安全考虑。美国的空调公交车上都有emergency exito在关键时刻,只要将车窗角的一个红色小把手左转,一推整个玻璃就掉了,根本不需要什么小锤子。

网民“达芬奇的幽灵”:公交车嘛,从来都是路边有多少人上多少人。

网民“出国考个察”:这件事反映出来的是公交车应急措施极不完善,甚至说完全没有应急措施。这是很大的问题。

网民质疑公交车为什么会自燃,为什么只有十几个人能逃生,为什么安全锤没有配备足够等等。在对这些问题质疑的时候大都带着谴责、悲愤的语气,“太惨了”、“太恐怖了”等语句出现的频率较高,有网友甚至发出了“哀民生多艰”的感叹。还有很多网民质疑政府对公交车的投入不合理以及管理存在漏洞等,有网友指政府官员的腐败。

2009年6月9日的《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栏目刊发题为《怎样让成都公交悲剧不再重演》的评论文章称,出行,如同吃饭、休息等一样,是人们最基本的权利。如何相信并确保自己的出行处于安全状态,是民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公交系统并不由乘客自我掌控,因而出行的安全问题,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公共交通系统的严格管理和有关部门的有效监控。然而从“毒奶粉事件”到“华南虎事件”,再到“俯卧撑”、“躲猫猫”等系列公共事件的发生,都让人看到有的职能部门在公共事件中的被动局面只有在发生不可控制的严重结果之后,问题才可能得到令人相对满意的解决。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