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6.5”公交车燃烧事件(4)
首页> 案例> 正文

成都“6.5”公交车燃烧事件(4)

核心提示:公众“恶搞”其实也是宣泄情绪,虽然也有批评政府的暗示在里面,但是,在政府以信息最大化地公开、透明,认真反思工作不足并加以改进,及时向公众解疑释惑的一系列措施之后,赞美和拥护政府的声音也就多起来了。

三、各方点评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韩长青:

当“6·5”成都公交车燃烧惨案被最终认定是“人为故意纵火”时,普通百姓的心理恐慌可能是深远而长久的。

舆论从成都的公交车燃烧案,关注全国各城市普遍存在的上下班高峰期过度拥挤、公交车的严重超载运营等问题。驾乘安全检查制度的纰漏,突发事故自救设备的缺失,普通市民应对危机事件能力的疏于演练,以及公共安全监管中的责任不清、权力不明、追究不严,使网民批评的声音早已越出城市公交车,指向了地铁、列车、轮船、电梯、大型游乐场等公共交通工具和公共场所。

人民日报《新闻战线》原总编辑杨良化:

成都“6·5”公交车燃烧事件一是突发,二是恶性。像这样一个爆发于都市街头、立即被所有渠道传播的事件,却在市民惊悚和警醒之余,并没有诱发重大不满和群体事件,一度出现的谣言和猜疑也迅速消退,“6·5”事件平稳落幕。

之所以能有效掌控舆论,化险为夷,关键是当地政府应对得当。三天五场发布会,体现的一是反应迅速,二是公开透明。很多情况下,往往是麻木引发不满,拖怠贻误主动,本来可以讲得清的事情、解得开的矛盾,硬是被层层请示、迟迟未决、游疑再三、官僚迂腐而拖得民情不满、情绪对立。而另一方面,流言止于公开,透明赢得人心,把涉及群众利益的公众事件真相原原本本揭示给群众,换来的恰恰是享有知情权的民众的理解、谅解和支持,谣言也就自然失去了市场。

本书作者:

和任何一次网络事件发生后一样,网络上总是不缺少恶搞,如:“成都人出门必带的三样东西:啤酒瓶——防地震,到一个地方就拿出来倒立放起,一有动静就开跑;红外线体温计——防流感,测到距离自己一米内的人有体温超高者,远离并打120隔离;榔头——防公交车自燃,一燃起来大家都拿出榔头一起敲玻璃,逃生机率大。”“——成都,一座来了就跑不脱的城市,不在地震中升天,就在公交车上坐化。”以及“出事公交车:川A49567,倒过来念,去6月5日的9路车,4(死)”等等。

但政府的舆论引导在这方面显示了极大的宽容,没有出现任何像其他公共事件处理中那样的禁止网民发声,甚至惩罚。公众“恶搞”其实也是宣泄情绪,虽然也有批评政府的暗示在里面,但是,在政府以信息最大化地公开、透明,认真反思工作不足并加以改进,及时向公众解疑释惑的一系列措施之后,赞美和拥护政府的声音也就多起来了。

总之,成都在这起事件中的表现是值得肯定的。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