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提出的重大意义
1.推进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回观社会历史,不论是封建主义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都总结出了适应自身制度和发展需要的核心价值观,成为维系社会运转的精神支撑。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产生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社会主义作为更高的社会形态,在社会运动进程中更需要也应当形成自身的核心价值观。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为深化社会主义在价值层面的认识提供了实践和理论前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促进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提高国家、社会和公民的价值境界。
2.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相互碰撞、彼此冲击、纷繁交错、变幻莫测。在这种背景下,“三个倡导”能够起到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把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团结和凝聚起来,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同心协力,投身并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中来的强大功用。
3.有力应对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流、相互交融、相互交锋日益频繁,西方文化思潮、价值观念不断侵入,冲击我中华文化和价值理念,威胁到中华文化的安全。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强和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有利于抵御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切实维护中华民族文化安全。
4.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普及。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内容全面系统、内涵丰富深刻、思想理论性很强的科学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题中之意,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广泛而深入的诉诸实践,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力普及。“三个倡导”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延续与理论具体化,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宣传教育和学习践行,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地走进群众、引领群众、掌握群众,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鉴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性和开放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必须在实践实施中呈开放状态。“三个倡导”的提出,是基于包括我国学界在内的全体人民共同思考追索的大量有益成果,基于党的理论创新和理论自信,同时,其并没有终结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而是提供了进一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更高的平台和基本遵循、基本思路。因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然是一项迫切而又长远的艰巨任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