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夏春涛:中央强调“三种自信”有何深意?——全球化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本稿未经报告人审核。作者观点不代表宣讲家网立场。未经宣讲家网站同意,请勿转载。)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全球化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题目很大,涉及的内容很多,在有限的时间里不可能讲得面面俱到,我想结合今年的“两会”根据个人的学习体会,简要的谈三个问题:

    第一,今年全国“两会”召开的意义。

    第二,全球化背景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

    第三,坚定信心,牢牢的把握未来。

 

 一、今年全国两会召开的意义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意义重大,而今年的全国“两会”具有一些特殊的意义,这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其一,中央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将通过这次两会完成最后的程序。几个月以前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实现了中央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而全国党代会主要进行的是党中央领导人的换届,至于国家机构领导和全国政协领导人的换届,将按照法定的程序在这次全国两会上完成,其中包括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政协主席等等,这是很重要的事情。

其二,今年是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奋斗目标。在这个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字之差目标更加明确,是一幅令人振奋的宏伟蓝图。现在距2020年仅剩下8年时间,这意味着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的阶段,时间紧、任务重,而今年是开局之年,这次全国的“两会”将做出怎样的工作部署和安排,关系到我们能否开好局、起好步,意义十分重大。这使我们对今年的“两会”格外关注,充满了期待。

 

二、全球化背景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因此,做好今年和今后的各项工作,为如期实现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抓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从思想认识和精神层面来讲,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具备四个要素,即全党全社会有统一的指导思想,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有强大精神力量作为支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而这四方面的内容,恰好是树立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所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目前,经济全球仍在深入发展。这就意味着我们与包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内世界各国接触联系将会更加频繁深入,这客观上加大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难度,同时也更加凸显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要缩小与世界的差距就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这30多年来我们一直在积极的走向世界、面向世界,包括经过15年艰苦谈判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勇敢的走出去,学习吸收借鉴国外有益的发展经验,包括吸引外国的投资、开辟国外的市场、利用国外的资源等等。向谁学?吸引谁的投资?主要是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先后出访了美国和日本,我国驻美日等国大使都是副部级。这都说明与西方大国的关系在我国外交工作中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回顾30多年历史可以看出,对外开放和对内改革一样,是一个十分艰难的、充满风险和挑战的过程。尽管世界多极化趋势在发展,但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长期形成的在军事、经济、科学等领域明显的优势,他们在国际事务中占据主导、主动的地位。好多游戏规则都是人家规定的,你加入到这个圈子,就不得不长期承受这种压力,受到人家牵制和制约。举例来说,美元是世界货币,美国借此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巧取豪夺、逞一己之私,这是一种隐形的霸权主义。一个更为关键的因素在于,尽管我们不以意识形态划线,不与对方打口水战,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冷战结束了,而冷战思维在西方依然存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没有停止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他们试图搭着经济全球化便车,对我们实施政治影响,使中国改旗易帜。尽管我们一直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是人家不愿意看到你一天天强大起来,打破原来的世界格局,总是给你制造麻烦,处心积虑的打压遏制我们,软硬兼施,甚至进行武力恫吓和挑衅。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中美撞机事件,以及最近借钓鱼岛等问题大做文章,都说明了这一点。这就引出了两难问题: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但另一方面,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国家打交道必须掌握好这个尺度,提防对方的西化和分化。新时期以来,我们遇到了几乎所有的问题都与此相关,包括在国内引发了姓“社”姓“资”之争,有人错误的认为改革开放就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甚至认为和平演变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另一个极端是有人提出全盘西化,公然否定四项基本原则。大家思考一下,如果中国走向西化道路,将是怎样的后果?中国将会丧失自己发展独立性,成为别人的附庸。比方说日本,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大国,实际上日本并没有多少独立性,他的国土上至今依然有美国驻军,中国倘若被分化了,就会四分五裂、陷入内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会变得遥遥无期,这同样是灾难性的后果。

30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重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使得我们很好的处理了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就是说我们做到心中有数、以我为主,既有合作,同时又不放弃原则立场。我们大胆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东西,但学习不是照搬,更不是也不可能是西化,而是吸收借鉴一切于我有用的东西,目的是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以来,党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终于走出切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创造了发展奇迹。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了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其他领域的发展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一时间关于“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话题成为全球热议的话题。中国发展的成就说明,在当今世界,除了西方发展道路以外,我们还可以寻找到新的发展路径,这是中国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大贡献,同时也说明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多么的必要和重要。

现在,西方国家普遍陷入了困境,美国先是爆发了金融危机,前不久又面临着财政悬崖;欧洲国家至今迟迟走不出欧债危机阴影;日本经济持续陷入20年低迷。所以现在他们吹嘘那一套制度和所谓价值观底气已经明显不足,但是西方始终没有也不会放弃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的图谋,这种较量是长期的。从国内来看,经济国际化、信息化在继续深入的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选择性趋势明显增强,这在客观上都加大了我们防范渗透的难度,所以说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项工作一刻不能放松。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